2025/07/15 17:43:04 查看27次 来源:张定凯律师
本问题由张定凯律师提供解答。
核心结论:诉讼离婚何时能得审判结果,这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审理程序以及是否存在特殊情况。
以下是张律师对本问题的详细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审理程序对审判时间的影响
1、简易程序
对于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离婚案件,受案法院可能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离婚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2、普通程序
针对案情较为复杂、争议较大的离婚案件,受案法院可能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但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需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3、上诉案件
如果是受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任一方不服提起上诉的离婚案件,二审法院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由本院院长批准。
二、其他影响审判时间的因素
1、案件复杂程度
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等争议较大的案件,审理时间可能相对较长。
2、证据搜集与整理
证据的搜集和整理是影响审理时间的关键因素,若证据复杂或难以获取,将会影响案件的审理时间。
3、法院工作安排
近年来,全国各地法院的案件量不断上升,法官的工作量较大,加之受普法宣传、培训学习、实践调研以及节假日休假等因素,也会影响审判结果的出具时间。
三、律师建议
1、保持与法院的沟通
当事人应与法院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以便做好相应准备。
2、关注法院通知
注意法院通过书面或短信等方式发送的开庭时间、判决结果等通知,确保按时参加庭审,避免错过重要信息。
3、充分准备证据
庭审前,当事人应充分准备相关证据和材料,以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提高诉讼效率。
四、律师总结
诉讼离婚的审判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无法一概而论。当事人需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积极配合法院工作,并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尽快获得公正判决。自己诉讼有困难的,建议委托律师提供帮助。
没有了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