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17:26:53 查看24次 来源:韩翔律师
房产过户遇中介隐瞒信息,购房者如何依法维权?
房产交易本是人生大事,但若因中介隐瞒关键信息导致过户纠纷,购房者往往陷入被动。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条明确规定:“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条款为购房者维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典型案例:隐瞒房屋质量问题引发纠纷
2025年,某地购房者李女士通过中介购买了一套二手房,签约前中介未告知房屋存在严重漏水问题。入住后,李女士发现墙体因长期渗水发霉,维修费用高达5万元。面对中介的推诿,李女士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条,收集了与中介的沟通记录、房屋现状照片及维修报价单等证据,证明中介故意隐瞒房屋质量问题,导致其遭受经济损失。最终,法院判决中介退还中介费并赔偿维修费用,同时承担诉讼费用。
维权四步走:证据、协商、投诉、诉讼
固定证据链:购房者需第一时间保存与中介的微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合同文本及房屋现状照片等,重点证明中介隐瞒的事实与自身损失的因果关系。例如,若中介未提示房屋产权纠纷,需留存产权查询记录及后续诉讼材料。
协商优先:损失较小时,可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要求中介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实践中,部分中介为避免声誉受损,会选择协商解决。
投诉调解: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以某市为例,2025年行业协会共调解中介纠纷1200余起,成功率达65%,为购房者挽回损失超千万元。
诉讼兜底:损失较大且调解失败时,购房者有权向法院起诉,主张直接损失(如维修费、房价差价)及间接损失(如租房费用)。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赔偿范围以实际损失为限,但需举证证明因果关系。
法律援助:专业律师是关键
房产纠纷涉及合同效力、产权归属、违约责任等多重法律问题,普通购房者难以全面应对。建议优先通过律师协会官网、法律援助中心或专业平台筛选房产领域律师,重点考察其执业年限、同类案件胜诉率及客户评价。例如,某律所房产团队曾代理一起中介隐瞒限购政策的案件,通过精准举证,帮助购房者解除合同并获赔定金及利息共计30万元。
房产过户纠纷中,中介的诚信义务受法律严格约束。购房者若遭遇隐瞒信息,应冷静收集证据,优先协商调解,必要时果断诉讼,并尽早寻求专业律师支持。法律不会辜负每一个维护自身权益的行动,正义终将抵达。
没有了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