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20:05:53 查看25次 来源:京盟律师杜柏飞团队律师
在农村生活中,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起着上传下达、管理村务的关键作用。对于广大村民而言,了解村委会必须公开的信息,不仅能保障自身知情权,还能有效参与村庄事务监督管理。那么,依据法律规定,村委会到底必须公开哪些信息呢?今天,咱们就来捋一捋。
一、村委会基本信息公开
(一)组织架构与人员信息
法律明确要求,村委会需公开自身组织架构与人员相关信息。这其中涵盖村委会职责、成员名单、职务、联系方式以及分工情况。村民可以借此知晓每位村委会成员具体负责哪方面事务,方便在有问题时精准对接。
同时,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监督村委会工作的重要组织,其职责、成员名单、职务、联系方式、分工情况以及监督举报投诉途径也必须公开,保障村民随时了解最新情况。
此外,村委会下属委员会,如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的办公地址、联系电话、职责及人员信息,还有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等其他人员的职责、职务、简历、联系方式,也都在公开范围内。
(二)行政村概况
行政村的基本概况也应全面公开,包括行政区划、自然地理、文化旅游、民族宗教、人口就业、社会事业、经济发展、村级建设等多方面信息。村委会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负责人及联系方式都要让村民清楚明白。通过这些信息,村民能全面了解村庄整体状况,为参与村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依据。
二、财务与“三资” 管理信息公开
(一)财务情况
财务公开是村务公开的重点。村委会需公开年度财务计划,让村民了解资金使用规划。日常财务收支状况明细必须清晰公开,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要能追溯。同时,债权债务情况也不能隐瞒,这关系到村集体的经济健康。按照规定,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 1 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随时公布。
(二)“三资” 管理情况
“三资” 即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集体山场、水面、耕地等资源的管理处置和收益情况,两委固定资产等其他村级资产管理使用情况,以及集体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都必须向村民公开。这能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保障村民对集体资源的收益权。
三、村民自治与重点工作信息公开
(一)村民自治相关信息
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议事规则等关乎村民日常行为规范与村庄治理规则,必须公开,且发生变更时要及时更新。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小组会议的通知,包括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与会人员,会议研究的事项等都要提前让村民知晓。会议讨论决定事项及其实施情况或会议征求意见结果等信息,也应及时公开。一般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随时公布。
(二)村委会重点工作信息
村委会选举计划、工作方案、选举办法、候选人情况、选举结果,以及任期工作目标、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报告等都要公开。村民意见反馈情况及处理结果同样要让村民看到,体现村民意见被重视、有回应。此外,村委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的情况,上级政府单位关于本村的相关决定、活动、表彰等,以及本村村委会确定的其他可以公示的信息,也都应及时公开。
四、民生保障与政策落实信息公开
(一)民生保障信息
优抚、低保、救灾救济、移民补偿、大病救助等款物发放情况,涉及村民基本生活保障,必须公开透明。通过政府网站、村务公开专区、村(居)务公开栏等渠道公开,让符合条件的村民清楚政策落实情况,保障自身权益。
(二)政策落实信息
国务院、省、市等各级政府的乡村振兴政策文件,以及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都应公开。还有养老服务机构基本信息、人员设备情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管理信息,以及居家养老相关政策、农村低收入人员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资金发放情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等,都要让村民了解,确保各项政策在村庄落地生根,村民享受政策福利。
村委会公开这些信息,是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村民要关注这些公开信息,积极参与村庄事务管理,若发现村委会未按规定公开信息,可依法要求其公开,共同推动村庄治理更加规范、透明、民主。
没有了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