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对方律师函质疑分家协议效力怎么办

2025/07/23 16:08:30 查看18次 来源:韩翔律师

收到律师函质疑分家协议效力?《民法典》护航,专业律师助您破局

当您收到对方律师函质疑分家协议效力时,或许会陷入焦虑与不安——这份承载家庭财产分配的协议,是否真的存在法律漏洞?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需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及公序良俗”三大核心要件,这为分家协议的效力判定提供了明确依据。

律师函的“预警”属性:先别慌,理性应对是关键

律师函本质是律师受委托发出的法律意见书,虽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却是对方可能采取法律行动的预警信号。实践中,常见质疑点包括:协议签订时一方存在重大误解、协议内容侵害第三方权益(如未分割的共有财产)、或违反《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关于公序良俗的规定。例如,若分家协议约定“子女放弃继承权即可免除赡养义务”,此类条款因违反《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关于赡养义务的强制性规定,将被认定无效。

三步自查:快速锁定协议效力风险点

主体资格审查:确认签订协议时各方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若涉及未成年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需审查其法定代理人是否参与并同意。

内容合法性核查:对照《民法典》物权编、合同编条款,检查协议是否涉及非法处置财产(如将他人财产纳入分割范围)、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如以分家为条件要求子女早婚)。

程序合规性检查:若协议涉及不动产分割,需确认是否完成产权变更登记;若涉及农村宅基地,需核查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关于“一户一宅”的规定。

专业律师介入:从“被动应诉”到“主动破局”

面对律师函,自行应对易陷入“证据收集不全、法律适用错误”的困境。此时,寻求专业律师帮助至关重要:

证据链构建:律师可协助调取签订协议时的沟通记录、财产权属证明等材料,形成完整证据链。例如,若对方主张“受胁迫签订协议”,律师可通过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证据反驳。

法律策略制定:针对协议效力争议,律师可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至第一百五十一条,主张撤销因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签订的协议;或依据第一百五十四条,揭露对方恶意串通损害第三方权益的行为。

谈判调解优势:律师作为中立方介入,可更高效推动和解。某案例中,律师通过分析协议条款漏洞,促成双方重新协商补偿方案,避免诉讼消耗。

法律行动黄金期:7日内启动应对程序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诉讼时效为三年,但律师函往往意味着对方已启动法律程序准备。建议收到函件后7日内完成律师咨询,避免因拖延导致证据灭失或诉讼时效过期。若经济困难,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免费律师服务。

分家协议承载的不仅是财产分配,更是家庭关系的维系。面对律师函质疑,与其焦虑,不如以《民法典》为盾、专业律师为矛,将危机转化为厘清权益、修复关系的契机。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