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17:12:45 查看33次 来源:李迎律师
羁押285天但证据不足不起诉
尹某(男)与武某(女)系夫妻关系,自2023年2月份以来因两人感情问题分居,武某提出离婚。2023年7月左右,武某报案声称自己在濮阳县龙城国际东区13楼主卧遭到尹某强奸。武某报案后,尹某于2023年8月1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31日批准逮捕。2024年7月31日,濮阳县检察院认为本案现有证据不足,达不到起诉条件,作出不起诉决定书。
武某曾起诉离婚被法院驳回
2012年,28岁的尹某和22岁的武某经人介绍相识,次年五月两人举办婚礼。婚后,两人育有三个子女,2016年长女出生,2018年儿子出生,2022年次女出生。
2023年3月1日,武某首次提出离婚,武某提出尹某婚后存在家庭暴力,尹某在其月子期间掐喉咙殴打,甚至被殴打住院,在其还三胎期间,驾驶四轮电动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尹某故意拦截并撞击她的车辆导致她险些陷入河道。尹某在道路上对她进行殴打,导致胎儿险些流产。但尹某否认家庭暴力。一审法院以感情破裂证据不足不准双方离婚。武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同年七月份,武某报警称被尹某强奸。
羁押期间双方调解离婚
尹某称关押期间,双方已经调解离婚,县城的房子给了武某。9岁的大女儿跟了武某,7岁的儿子和3岁的小女儿归他抚养。
什么是婚内强奸?
婚内强奸(Marital Rape)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违背另一方的意愿,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行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法律是否承认婚内强奸?
中国《刑法》第236条规定,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但未明确排除婚内情形。
司法实践:
传统观点:受“婚姻承诺论”影响,曾认为夫妻间有性义务,婚内强迫性行为不构成强奸。
现代趋势:近年司法逐步承认,在特殊情形下(如离婚诉讼、分居期间),婚内强迫性行为可能构成强奸。
司法实践认定强奸的关键条件
1.婚姻状态异常:如双方已分居、提起离婚诉讼或婚姻关系濒临破裂。
2.暴力或胁迫情节严重:需证明存在明显暴力、威胁等强制手段。
3.证据充分性:因婚内性行为通常具有私密性,证据收集困难,需有伤痕、录音、证人等佐证。
一方羁押另一方如何离婚
如果一方因涉嫌犯罪被羁押(如拘留、逮捕或服刑),另一方仍然可以提起离婚诉讼,但程序上会与普通离婚有所不同。以下是具体操作方式和法律依据:
一、离婚方式
1. 协议离婚(需双方配合)
条件:被羁押一方同意离婚,且能亲自签署离婚协议。
操作方式:
由监狱或看守所管理人员协助,安排双方在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到场的情况下办理离婚登记。
部分地区允许通过公证委托方式,由被羁押方委托代理人办理。
2. 诉讼离婚(一方不同意或无法协议离婚)
适用情形:
被羁押方不同意离婚。
无法通过协议离婚(如看守所不配合或时间紧迫)。
管辖法院:
通常由原告(未羁押方)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22条)。
如果原告与被羁押方在同一辖区,可向当地基层法院起诉。
二、诉讼离婚的具体流程
起诉阶段
原告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并提供结婚证、身份证明、羁押证明(如拘留通知书、判决书等)作为证据。
如果涉及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需提供相关证据(如财产清单、子女出生证明等)。
法院送达与开庭
法院会通过看守所或监狱向被告(被羁押方)送达传票和起诉状副本。
开庭时,法院可能:
到羁押场所(监狱/看守所)开庭;
或安排视频庭审(部分地区支持)。
判决依据
法院会审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常见的判离情形包括:
因犯罪导致感情破裂(如长期服刑、严重暴力犯罪);
分居满两年(《民法典》第1079条);
其他重大矛盾(如虐待、遗弃等)。
三、特殊情况处理
被羁押方无法出庭
可委托律师或近亲属作为诉讼代理人(需经法院认可)。
若被告无代理人且拒不到庭,法院可缺席判决。
涉及财产或子女抚养
财产分割:若被羁押方有个人财产(如存款、房产),法院可依法分割。
子女抚养:优先考虑未羁押方的抚养能力,但若对方刑期较长,可能直接判归原告抚养。
国家赔偿
国家赔偿的两种主要类型
1. 行政赔偿(针对行政机关违法行为)
适用情形:
1.行政机关违法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2.非法查封、扣押、冻结财产;
3.暴力执法致人伤亡等。
典型案例:
某企业被市场监管局无依据罚款,后法院判决撤销处罚并赔偿损失。
2. 刑事赔偿(针对司法机关错误司法行为)
适用情形:
1.错误拘留或逮捕:如嫌疑人被羁押后最终无罪释放;
2.错误判决:冤假错案导致当事人被监禁;
3.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致人伤亡;
4.违法查封、扣押财产等。
国家赔偿的申请条件
侵权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或其工作人员。
行为违法性:职权行为被依法确认违法(如法院判决撤销行政行为或宣告无罪)。
损害事实:需证明人身权、财产权受到实际损害(如人身自由受限、财产损失等)。
因果关系:损害结果与违法行为直接相关。
赔偿范围与标准(2023年最新)
1. 侵犯人身自由权
每日赔偿金:按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2023年标准为436.89元/天)。
例如:被错误羁押100天,可获赔 436.89×100=43,689元。
2. 侵犯生命健康权
造成身体伤害:赔偿医疗费、护理费及误工费;
致残:支付残疾赔偿金(最高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致死: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3. 侵犯财产权
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
无法返还的,按直接损失赔偿(如没收的存款需返还并支付利息)。
如何申请国家赔偿?
确认违法行为:
通过法院判决(如无罪判决)、行政复议或监察程序确认职权行为违法。
提交赔偿申请:
向赔偿义务机关(如作出错误逮捕的检察院)书面申请,需提供证据(如释放证明、判决书等)。
处理期限:
赔偿义务机关应在2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逾期不赔或对赔偿不服,可向法院起诉。
没有了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