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 17:56:09 查看42次 来源:孔英律师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网友咨询:
继承人放弃继承需要公证吗?
律师解答:
继承人放弃继承不需要必须公证。
继承人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只要该书面声明是继承人真实意思体现,内容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不过,在某些情形下,公证会使放弃继承的行为更具公信力和便利性。例如,涉及房产过户等重大财产处置时,房产管理部门可能会要求继承人提供经过公证的放弃继承声明,以避免后续产生纠纷。或者当多个继承人之间对放弃继承存在争议,公证后的声明书能起到较强的证明作用。
律师补充:
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法律后果:
1、丧失继承资格。放弃继承权意味着继承人放弃了继承遗产的权利,因此在遗产分配过程中,该继承人将不再具备分割遗产的资格。
2、放弃继承权后,原本应由该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额将由其他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或者遗嘱指定的方式进行分割。
3、赡养父母的规定是一种强制性的效力性规定,子女既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该项效力性规定,也不能在这项强制性规定上添加任何条件。子女不得以放弃继承权、与父母关系不好、幼年时父母对其关心不够、分家时分得的财产少等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4、在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情况下,债务由被继承人的遗产来偿还,与继承人无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