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10:29:05 查看31次 来源:君审保险律师
条款原文
"本合同由保险单、保险条款、投保单、批注、附加合同及与本合同有关的投保文件、声明和其他书面协议构成。"
✔ 优点:
书面构成要件清晰,降低合同效力争议风险。
⚠ 风险点:
"其他书面协议"需警惕:销售人员承诺的养老社区入住、高端医疗等附加权益若未写入正式协议,维权时缺乏依据。
条款原文
"养老年金起始领取年龄为55/60/65周岁(女性可选55岁),保证领取20年;年领金额=基本保额,月领金额=基本保额×8.4%。"
✔ 优点:
女性起领年龄灵活:55岁起领契合女性早退休需求;
保证领取机制:被保险人身故后,受益人可继续领取保证期内未付年金。
⚠ 重大风险:
起领年龄不可变更:若投保时选择60岁领取,后因失业等需提前用钱,无法调整;
保证期后保障缺失:保证期20年后(如80岁)身故,仅赔付当年应领年金,无法覆盖高龄丧葬费用。
条款原文
"被保险人生存至65/70/75周岁,一次性给付已交保费×20% 的生存金;养老年金自起领日起逐年递增3%(最高递增15年)。"
✔ 优点:
阶段性生存金补充退休初期支出;
年金递增部分对抗通胀。
⚠ 风险点:
递增基数陷阱:3%递增针对首年养老年金(非上年金额),实际增幅有限(例:首年领10万,第15年仅领10万×1.03^15≈15.6万);
生存金领取年龄固定:若选择55岁起领养老年金,75岁生存金需等待20年,资金利用率低。
条款原文
"保证领取期间身故:给付 (20×基本保额)- 已领年金总额;保证期满后身故:给付当年应领年金;起领前身故:按现金价值/已交保费取大赔付。"
⚠ 高风险场景:
保证期前身故收益低:若60岁起领前身故,赔付金额可能低于同期增额寿险(现金价值增速较慢);
高龄身故保障不足:85岁后身故仅获赔单年年金,杠杆效应消失。
条款原文
"本合同现金价值载于保单现金价值表,退保时按退保时现金价值给付。"
⚠ 关键风险:
回本周期超长:养老年金险现金价值累积慢,通常需15-25年超过总保费(例:35岁年交10万×10年,60岁时现金价值约115万<总保费120万);
领取后现金价值清零:开始领取养老年金后,保单现金价值降为0,丧失退保权及贷款抵押功能。
条款原文
"贷款金额不超过现金价值80%,贷款利率按本公司公布利率执行(当前5.6%),逾期未还本息超过现金价值时合同终止。"
⚠ 风险提示:
利率浮动无上限:保险公司可单方面上调利率(部分合同未明确涨幅限制);
侵蚀养老资金:贷款本息将从后续年金中扣除,可能影响基本生活保障。
条款原文
"因下列情形导致被保险人身故/全残,本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故意犯罪、吸毒、酒驾(血液酒精含量≥20mg/100ml)、战争暴乱、无证驾驶等。"
⚠ 法律冲突点:
酒驾免责争议:司法实践中,若酒驾未达犯罪标准(如仅行政拘留),部分法院判保险公司赔付;
无证驾驶免责风险:电动车无驾驶证、摩托车驾照不符等情形可能被拒赔。
条款原文
"本合同为分红型保险,红利分配取决于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可能为零。"
⚠ 重大风险:
红利不确定性:近三年行业分红实现率约70%-90%,演示收益中的中/高档红利可能无法达成;
分红计算不透明:保险公司未披露具体盈余分配算法,消费者难以监督。
收益验证三步骤:
要求提供 《现金价值表》 及 《分红演示说明书》 ,重点核对:
▶ 保证收益部分(养老年金+生存金)能否在80岁前覆盖总保费;
▶ 低档分红(非保证)下的实际IRR(内部收益率),警惕销售演示虚高。
长寿风险对冲策略:
若家族有长寿史(预期寿命>85岁),优先选终身递增型产品;否则保证领取20年更稳妥。
资金灵活性缺陷警示:
养老年金险不支持中途追加保费,追加资金需重新投保(面临更高费率、健康核保);
开始领取后现金价值归零,突发大额支出仅能依赖保单贷款(利率可能超6%)。
健康告知合规要点:
投保时隐瞒三高、肺结节等常见病史,身故理赔时可能因司法鉴定追溯病因遭拒赔。
争议解决条款优化:
要求将争议解决方式明确为"诉讼",避免仲裁条款限制维权(仲裁一裁终局)。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