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11:12:57 查看27次 来源:王诗婷律师
在司法程序中,审讯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它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执法人员与嫌疑人之间智慧、心理和意志力的激烈交锋。而在这场交锋里,最难应对的并非直白的逼问,而是那看似无形却极具威力的攻心战术。
攻心:直击内心的无形之剑
攻心战术,核心在于精准洞察嫌疑人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以及潜在的弱点,进而运用巧妙的语言、精心设计的策略,从心理层面瓦解他们的防线,让真相浮出水面。它并非简单的威胁或利诱,而是一场细腻且复杂的心理博弈。
以某起受贿案件为例,嫌疑人王某在行业内颇具地位,阅历丰富,自恃行事隐秘,面对审讯时态度强硬、言辞谨慎,对关键问题避而不谈,试图以沉默和狡辩蒙混过关。负责审讯的检察官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先对王某的背景、性格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发现,王某虽然表面镇定,但对自己的声誉极为看重,且内心对家庭有着深厚的牵挂。
审讯开始,检察官没有直接质问犯罪事实,而是先从王某曾经在工作中的一些突出成就谈起,肯定他的能力和贡献,这让王某原本高度戒备的心理稍有放松,产生了一定的认同感。接着,检察官话锋一转,谈到法律的威严以及主动坦白从宽的政策,同时展示了部分已经掌握的间接证据,让王某意识到案件已被深入调查,逃避毫无意义。但王某仍心存侥幸,没有实质性交代。此时,检察官提及王某的家人,特别是他年幼的孩子,暗示如果因为他的固执导致案件拖延,最终可能会对家庭造成更大的伤害。听到这里,王某的眼神开始闪烁,内心的挣扎显而易见。经过数小时的攻心,王某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如实交代了受贿的全过程。
攻心背后的心理剖析
犯罪嫌疑人在面对审讯时,心理状态复杂多变,大致会经历几个典型阶段,而攻心战术正是针对这些阶段发挥作用。
对抗阶段:抵触与侥幸并存
在审讯初期,大多数嫌疑人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他们或是因为突然被置于审讯环境中的本能抗拒,或是妄图凭借侥幸逃脱法律制裁,又或是自恃关系网强大,不把审讯当回事。此时,他们往往态度蛮横,对审讯人员的提问充耳不闻,甚至试图通过言语顶撞、装疯卖傻等方式扰乱审讯节奏。例如在某起经济犯罪案件中,嫌疑人李某刚到案时,大声叫嚷自己是被冤枉的,不断强调自己在社会上的人脉和地位,试图给审讯人员施压。审讯人员没有被其气势吓倒,以坚定的态度和威严的气势回应,严肃告知李某必须遵守审讯规则,如实回答问题,否则将承担更严重的法律后果,成功压制住了李某的嚣张气焰,使其进入僵持阶段。
僵持阶段:心理博弈的胶着期
进入僵持阶段,嫌疑人的抵触情绪有所减弱,但侥幸心理占据上风。他们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应对审讯,回答问题时字斟句酌,试图在不暴露罪行的前提下蒙混过关。这一阶段,审讯人员与嫌疑人之间展开了一场微妙的心理博弈。审讯人员需要巧妙运用策略,逐步突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比如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嫌疑人陷入自我矛盾;适时展示部分证据,让嫌疑人意识到罪行已难以掩盖,但又不一次性亮出所有底牌,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和威慑力。在某起盗窃案件中,嫌疑人张某面对审讯人员的提问,总是含糊其辞。审讯人员通过分析张某的作案手法和现场留下的线索,推测出他可能存在的同伙。在审讯时,审讯人员故意提及“你的那个朋友已经交代了一部分情况”,张某听到后,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审讯人员敏锐捕捉到这一细节,继续施压,使得张某的心理防线开始动摇,进入矛盾动摇阶段。
矛盾动摇阶段:抉择与挣扎
在矛盾动摇阶段,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已岌岌可危,供与不供的念头在心中激烈斗争。此时,攻心战术的重点在于给予嫌疑人适当的引导和压力,促使他们做出如实供述的选择。审讯人员可以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向嫌疑人阐明如实交代的好处以及抗拒的严重后果;也可以利用嫌疑人的亲情、友情等情感纽带,进行感化攻心。如在某起职务侵占案件中,嫌疑人赵某在矛盾动摇阶段,审讯人员向他讲述了以往类似案件中嫌疑人不同态度导致的不同判决结果,同时提及他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希望他能为家人着想,把握最后的机会。赵某听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最终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法律框架下的攻心边界
虽然攻心战术在审讯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严禁通过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获取嫌疑人的供述。这些非法手段不仅可能导致冤假错案,还严重侵犯了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在实际审讯过程中,审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每一个审讯策略和行为都有法律依据。例如,在展示证据时,要确保证据来源合法、真实有效;在与嫌疑人沟通时,语言表达要客观、准确,不能进行虚假承诺或误导性陈述。同时,审讯人员还要尊重嫌疑人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保障他们在审讯过程中的饮食、休息等基本需求。
面对审讯,攻心战术无疑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它能成为揭露犯罪、维护正义的有力武器;一旦滥用,就可能损害司法公正,践踏法律尊严。因此,审讯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审讯技巧,在法律的轨道上合理运用攻心战术,让每一个案件的审讯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考验,真正实现司法公正与公平。
没有了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