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13:20:46 查看31次 来源:王强律师
电动自行车,人人会骑,并且一学就会,且使用成本低,停车方便。但是骑电动自行车上路很多时候一不小心就违法了,而且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我们今天就从法律角度来分析几个骑电动自行车的误区。
一、电动自行车限速标准
很多人都认为电瓶车超速的标准是25km/h,但其实25km/h是最高限速,而非标准。按照《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的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也就是说在上海驾驶电动自行车超过15km/h就是超速,超过25km/h就是严重超速。
客观上来说,15km/h的限速其实是不太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很多新修道路上有宽敞的非机动车道,其实可根据不同路段情况设定差异化限速,道路条件较好的非机动车道上,可以限速25km/h限速,而道路条件相对复杂的非机动车道,譬如中小学校门口的路段,最高速度限制在15km/h及以下。希望在限速这块相关的法律法规后续可以进一步完善,但是目前的法律规定是这样,还是要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执行。
二、电动自行车在路口如何左转?
很多电动自行车的驾驶人在路口就比较懵,我到底怎么左转呢?我是走斑马线二次过街?还是直接跟着信号灯左转?又或者去机动车左转车道左转?
首先,要看路口是否有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灯。有专用信号灯的路口,按照非机动车信号灯指示通行,绿灯亮时左转,红灯亮时等待;若无非机动车信号灯,但有左转专用信号灯,可跟随机动车信号灯指示左转。
在无专用信号灯的路口,靠路口中心点右侧转弯:左转时需靠路口中心点右侧转弯,让直行机动车先行。或者采用二次过街方式通行,在直行与左转同时放行的路口,采取“二次过街”方式,绿灯亮时先直行通过路口,到对面等候区等待,待横向绿灯亮时,再直行完成左转。
三、驾驶电动自行车横过路段需下车推行?
试问大家驾驶电动自行车是否会在斑马线上推行?据我所知以及据我所见,几乎不存在推行电动自行车过斑马线的情况。但是其实我们经办了多起横过路段未下车推行因此承担事故同等责任的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人行横道、没有行人过街设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过街设施的,在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这个法律的规定主要是基于在一些机动车车速较快的路段,非机动车骑行横过道路时,遇到突发状况往往无法及时作出应对,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引发交通事故。
当然,这一块目前宣传得很少,知道的人也不多,但是类似的事故我们却处理了多起,以后在驾驶电动自行车横过路段的时间建议还是下车推行,毕竟推行耽误不了几秒钟,但是出了事故可能就是后悔一辈子。
四、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是违法行为?
酒后不开车这个观念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有人喝完酒就动小心思了,既然不能开车,那我骑自行车、骑“小电驴”总行了吧?但其实醉驾驾驶非机动车也是违法行为,第七十二条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三)不得醉酒驾驶。也就是说,只要饮酒后驾驶非机动车,且血液酒精浓度达到或超过80mg/100ml,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醉驾标准,即构成“醉酒驾驶非机动车”的违法行为,也会面临行政处罚。更关键的是,万一小电驴还是改装过的,一旦被鉴定为机动车,那就涉嫌危险驾驶罪,就是刑事责任了。所以酒后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还是老老实实叫代驾或者打出租车。
五、不戴头盔和事故的发生没有因果关系?
骑电动自行车要佩戴安全头盔这个已经是常识了,但是总还是有人抱着侥幸心理不佩戴头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会说一句“我没戴头盔和事故发生有什么关系呢?”
这话说对也对,毕竟戴不戴头盔都会被撞,所以是否会因为没有佩戴安全头盔承担事故责任呢?答案是看伤情,如果是头部受伤,那么没有佩戴头盔的行为致使头部受伤后的损失扩大,即便对于事故发生不存在过错,但对损失扩大存在过错,应对损失部分自行承担部分责任。但是如果受伤的位置不在头盔,比如是腿部受伤,交警一般也会在事故认定书中记载未佩戴安全头盔,但该违法行为与事故无因果关系,仅仅只是进行行政处罚。
戴着头盔骑车确实没有那么舒服,但是关键的时候头盔真的是能保命的。我们见过很多事故如果佩戴了安全头盔可能就不会导致死亡或植物人的严重后果,也见过很多头部撞击力度很大但是由于佩戴了安全头盔最终也就是十级伤残的案例。
头部是人体最脆弱也是最容易受到致命伤害的部位,事故发生时,头部容易出现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等伤情,危及生命,而戴头盔,是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保命措施。当事故发生时,安全头盔可吸收大部分撞击力,起到缓冲、减震的保护作用,可使死亡率下降40%。头盔对于电动车驾驶者来说,相当于轿车驾驶员所系的安全带,是驾乘者遇到危险时的最后一道防线。
没有了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