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强制执行了,就等于“老赖”吗?关键区别在这里!

2025/08/15 00:54:26 查看17次 来源:彭佩荣律师

被强制执行了,就等于“老赖”吗?关键区别在这里!


前言


  许多当事人收到法院的《执行通知书》时,心头一紧:“我是不是马上要成‘老赖’(失信被执行人)了?以后出门坐不了飞机高铁,孩子上学也受影响?”这种担忧很常见,但被申请强制执行,绝不等于自动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两者有本质区别,法院有严格的认定标准和程序。


核心区别:被执行人 vs 失信被执行人

· 

  被执行人: 是指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调解书)确定义务,被对方申请了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此时,法院会启动执行程序(如查控财产、要求申报财产)。

  失信被执行人: 特指在法院执行程序中,“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自然人或单位。这才是俗称的“老赖”,会被纳入法院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受到法律规定的联合信用惩戒。

  简单说: 被执行是法院开始“要债”了;失信被执行则是你有钱(或能力)却故意赖账,因此被“惩罚公示”。


什么情况下才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法院不会轻易将人列入失信名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核心条件:

  1、你负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2、你有履行能力(或有部分履行能力);

  3、你存在“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


  哪些行为会被认定为“拒不履行”?


  有财产却拒不执行: 明明有存款、房产、车辆等可供执行的财产,却故意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或者拒不交出。

  抗拒执行: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

  虚假申报或转移财产: 向法院虚假申报财产状况,或者恶意通过离婚、赠与、低价转让等方式转移财产规避执行。

  违反财产报告令: 收到法院《报告财产令》后,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告或虚假报告财产情况。

  违反限制消费令: 被法院限制高消费后,仍进行高消费行为(如坐飞机、高铁、住星级酒店、旅游度假、购买奢侈品等)。

  拒不履行和解协议: 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与申请执行人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

  妨碍调查取证: 以其他方式妨碍、抗拒法院的调查取证工作。

  法院会综合执行人员调查(查银行账户、房产、车辆、股权等)、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财产申报情况等证据,判断你是否“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 如果你确实暂时没有履行能力,但态度积极、努力筹款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可行方案,法院通常不会将你纳入失信名单。关键看是否存在主观恶意和不当行为!


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后,别人能查到吗?


  能!而且信息是公开的。 主要查询渠道包括:

  1、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官方网站,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姓名、身份证号/组织机构代码等查询全国范围内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限制消费人员名单。

  2、最高人民法院官网、各地方法院官网: 通常会链接到执行信息公开网或公布本地失信名单。

  3、信用站: 国家发改委主办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了包括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在内的各类公共信用信息。

  4、第三方信用信息平台:商业平台,会抓取和展示公开的司法信息(含失信信息)。

  5、金融机构/征信系统: 银行、贷款机构在审批贷款、信用卡时,会查询个人/企业的征信报告,其中包含法院执行信息(包括是否失信)。

  6、媒体曝光: 法院有时会通过电视、报纸、官方公众号等途径集中曝光失信被执行人。

  信息一旦公开,社会公众、合作伙伴、潜在雇主等都可以轻易查到,对个人或企业的信誉造成极大损害。


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首先是消费限制,要明确列出禁止的高消费行为,比如乘坐交通工具方面不能坐飞机、高铁一等座;住宿方面不能住星级酒店;娱乐方面包括高尔夫、夜总会等;还有购买不动产、车辆等大额消费。特别要强调子女教育限制这点容易被忽视。

  其次是职业发展限制,包括不得担任企业高管、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限制、特定行业从业禁止等。

  第三是社会活动限制,比如出境限制、招投标资格、荣誉评选等。社会评价降低带来的隐性影响也要提及,虽然法律没明确规定,但现实中确实存在。

  最后是信用体系联动影响,包括金融信贷受阻和公共信用记录污点。要强调这些限制是全国联网的,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随时可查。


被申请执行后,多久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没有固定的、自动的时间表!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通常涉及几个阶段:

  1、执行立案与查控: 法院受理申请后,会立即启动网络查控系统(查银行、房产、车辆等),并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给你。

  2、履行催告与财产申报期(关键期!): 你收到通知后,通常会有一个履行期限(实践中常为10-15日左右)。这是你避免成为“老赖”的黄金窗口期!如果你在期限内主动履行了全部债务,执行完毕。

  如果你在期限内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开始履行,法院一般不会立刻采取更强硬措施。

  如果你在期限内如实申报了财产并证明暂无履行能力但有还款意愿和计划,法院也需要时间核实。

  3、调查核实阶段: 法院会结合财产申报情况、网络查控结果、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等,深入调查你是否“有履行能力”。

  认定与决定: 只有经过调查,确认你符合“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条件后,法院才会依法作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决定书》。

  从执行立案到被列入失信名单,最快可能在履行催告期(约15天)过后,如果调查迅速且证据确凿,就可能启动程序。但更常见的情况是几周到一两个月甚至更久,具体取决于案件复杂程度、财产调查难度、你的配合程度以及是否出现明显的抗拒执行行为。


失信被执行人如何删除?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删除主要有两种方式:

  主动申请删除和期限届满自动删除。主动申请删除的条件包括: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


律师提醒


  收到《执行通知书》切勿逃避! 逃避只会让情况恶化,务必在指定期限内如实申报财产!

  积极沟通! 主动联系法院和申请执行人,说明情况,争取和解或制定可行的还款计划。

  认识到失信的严重后果! 一旦被纳入失信名单,不仅生活处处受限,消除不良记录也需要时间和条件(履行完义务后还需申请删除)。

  诚信履行是根本! 积极面对债务,努力履行义务,是避免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维护自身权益和信誉的唯一正途。


结语


  被强制执行只是法律程序的开始,不等于“社会性死亡”。关键在于你的态度和行为!主动履行、积极沟通、诚信配合,就能有效避免踏入“失信被执行人”的雷区,守护好个人和家庭的信用与生活安宁。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