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出现未签劳动合同情况怎么办

2025/08/15 18:16:10 查看5次 来源:韩翔律师

在劳动纠纷中,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不仅让劳动者的权益面临风险,也给用人单位带来潜在的法律隐患。当遭遇此类问题,劳动者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借助专业律师的力量维护自身权益呢?

从法律层面来看,《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督促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而《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也强调,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虽然未签书面劳动合同,但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的权益同样受法律保护。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未签劳动合同引发的纠纷往往错综复杂。劳动者可能因缺乏法律知识,不知道如何收集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即便收集到了证据,在协商、仲裁或诉讼过程中,也可能因不熟悉法律程序和赔偿标准,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例如,在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工伤,劳动者可能因无法确认劳动关系而难以获得工伤赔偿。此时,专业律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律师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劳动者准确认定工伤,收集相关证据,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同时,律师熟悉工伤赔偿的各项标准和流程,能够为劳动者计算合理的赔偿数额,避免权益受损。在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或进行诉讼时,律师还能凭借专业的谈判技巧和法律知识,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遇到劳动纠纷未签劳动合同的问题,劳动者切勿拖延。时间拖得越久,证据可能越难收集,维权难度也会越大。一旦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应尽早找到专业律师。律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为劳动者制定个性化的维权方案,指导劳动者收集证据、参与协商、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让劳动者在维权道路上少走弯路,早日拿回属于自己的权益。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