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遇 “不作为”?新监察法给你撑腰

2025/08/30 20:05:43 查看30次 来源:京盟律师杜柏飞团队律师

在征地拆迁中,大家最盼的就是公平合理、顺顺利利把事儿办了。但要是遇到公职人员“拖着不办事”“对违法强拆不管不问”,咱该咋办?别慌!新《监察法》就是咱维权的 “利剑”,专门紧盯拆迁里的不作为,公职人员失职渎职,监察委直接介入追责

一、新监察法,给拆迁维权加“防护盾”

   新《监察法》第十一条明确:只要公职人员在征地拆迁中“不办事、不尽责”,不管是拖着不签补偿协议,对违法强拆 “睁只眼闭只眼”,甚至间接推动违法拆迁,或者失职渎职,监察委都能直接介入调查!这意味着,拆迁里公职人员再想 “懒政”“不作为”,要付出代价了

   举个例子,有的地方拆迁,补偿标准明明该公开、该谈拢,可负责的公职人员就是“拖着不签协议”,耗着老百姓时间;还有更过分的,遇到违法强拆,本应制止、查处,却 “不管不问”,甚至暗中 “推波助澜”。以前遇到这些,大家可能觉得 “官,官,相,护” 没处说理,现在新监察法直接把这些行为 “盯上” 了,监察委能主动查、深入查

   二、哪些“不作为” 会被追责?看这几类

  (一)拖着不签补偿协议,故意“卡流程”

   拆迁补偿协议是保障大家权益的关键。可有些公职人员,借着“审核”“研究” 的由头,故意拖着不签,让被拆迁人一直悬着心。比如,补偿标准双方明明谈好了,材料也交齐了,就是不推进签字、放款,拖着耗着,想 “逼” 被拆迁人让步。这种 “行政不作为”,违反法定程序,新监察法下,监察委能直接介入,查清楚是 “真有困难” 还是 “故意刁难”,一旦查实失职,就要追责

  (二)对违法强拆不管不问,放任侵害权益

   违法强拆是“硬伤”,可有些公职人员,接到举报、发现问题后,要么 “装看不见”,要么 “走个过场”,不制止、不查处。更气人的是,还有间接推动违法强拆的,比如给拆迁方 “通风报信”、暗示 “赶紧拆”,让被拆迁人房子没了、财产受损。这些行为,不仅让老百姓权益受损,更是触碰了法律红线,监察委有权调查,追究失职责任

  (三)失职渎职,把拆迁搞成“糊涂账”

   拆迁涉及补偿计算、安置落实、程序合规等一堆事儿,可有些公职人员,要么“业务不熟” 乱搞,要么 “私心作祟” 胡来,导致补偿算错、安置落空,程序漏洞百出。比如,该公示的补偿方案不公示,该听证的环节不听证,稀里糊涂把拆迁办了,最后老百姓权益受损。这可不是 “能力问题”,而是失职渎职,同样在监察法追责范围内

   三、遇到这些情况,如何维权?

  (一)留证据,把“不作为” 抓现行

   遇到公职人员拆迁不作为,第一时间留证据!比如,拖着不签协议,保存好沟通记录(短信、微信、录音)、提交材料的凭证(快递单、签收记录);遇到违法强拆,用手机、摄像头记录现场,保存好报警记录、投诉反馈记录。这些证据,既是监察委调查的“线索”,也是咱维权的 “底气”。

  (二)找监察委,启动调查程序

   发现公职人员拆迁不作为,直接向监察委举报!可以通过当地监察委官网、举报电话、线下窗口提交材料,说清楚谁、在啥事儿上“不作为”,附上证据。监察委接到举报,会依法调查,一旦查实,不仅涉事公职人员要受政务处分(警告、记过、撤职等 ),连失职的领导也会被追责问责

  (三)同步走法律程序,双管齐下

   维权别“单,打,一”!监察委追责是一方面,咱还能同步走行政诉讼、复议等法律程序。比如,对拖着不签协议的行为,起诉要求履行职责;对违法强拆,起诉确认强拆违法、索赔。法律程序和监察追责 “双管齐下”,既能推动事儿解决,也能让不作为的公职人员 “两头挨板子”!

   四、记住!监察法是“撑腰”,不是 “摆设”

   很多人担心:“监察委真能管得过来?举报了会不会石沉大海?” 咱得信法律、信程序!新监察法明确了监察委的职责和权限,只要举报线索清晰、证据扎实,监察委必须依法调查。而且,现在监察体制改革后,监察委独立性、权威性更强,就是要把 “不作为” 的公职人员拉出来 “晒一晒”“治一治”。

   五、最后提醒:别等别靠,主动维权

   征地拆迁里,时间不等人,权益不等人!遇到公职人员不作为,别抱着“忍忍就过去” 的想法,更别觉得 “民,告,官,没门”。新监察法、行政诉讼法都是咱的 “武器”,该举报就举报,该起诉就起诉。记住:咱要的是公平补偿、合法拆迁,只要公职人员 “不作为”“乱作为”,法律就会给咱撑腰,让失职者付出代价

   总之,新监察法为征地拆迁维权“加码” 了!遇到公职人员拖着不办事、对违法强拆不管不问,别慌、别怕,收集证据,找监察委、走法律程序,双管齐下维权!咱老百姓要学会用法律武器,守护自己的拆迁权益,让 “不作为” 的公职人员无处遁形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