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抓捕保健品诈骗案,其涉案人员会怎么判刑

2025/09/01 16:42:24 查看24次 来源:郭成虎律师律师

上海警方抓捕保健品诈骗案,其涉案人员会怎么判刑

当下保健品市场比较混乱,很多不良商家打着保健的旗号坑骗消费者,中老年群体常常成为他们的目标。很多时候,这些诈骗行为背后是公司在主导犯罪,近期上海警方就抓捕了一起涉嫌此罪的犯罪公司那么对于这类案件,涉案人员会面临怎样的判决?家属又该做些什么?

此类案件骗局套路

1、“免费体检”变恐吓营销在小区摆摊测血糖,然后吓你:“你这指标马上要中风了!赶紧买我们的胶囊!”(仪器动了手脚)

2、会销洗脑式推销组织老年人听“健康讲座”,送鸡蛋、面条,最后推销上万的“量子磁疗仪”(实际成本就几十)

3、亲情绑架套路销售天天喊叔叔阿姨,比亲儿女还热情,甚至上门做家务,就为卖你8000块的“干细胞口服液”(全是糖水!)

诈骗罪在上海的量刑标准:

1、诈骗保健品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此类案件在上海的定义:

1、手段上采取隐瞒事实、虚构情况,比如吹嘘保 健品能包治百病,可实际上毫无医 疗功效;

2、目的是骗取钱财,把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忽悠到自己手里。

3、不管最后得逞没,只要有这企图,就已经触犯法律红线了。没骗到钱,算诈骗未遂;成功得手,那就是实打实的诈骗,二者在量刑上会有所差别。

销售员身处销售一线,确实容易被视作犯罪链条中的一环,有被认定为从犯的风险。

1、比如在推销过程中,本本分分介绍产品真实成分、功效,没夸大其词、胡编乱造去蒙骗消费者;

2、刚入职没几天,对公司那些坑人的销售套路还蒙在鼓里,业务都没熟悉,更没什么业绩产出。

3、要提前做好反证准备,像保留好入职培训资料、与上级沟通产品真实情况的记录等。

当家人涉嫌此罪被上海警方刑事抓捕在上海看守所,建议家属要及时的委托律师进行辩护,律师可以为当事人争取取保候审,无罪辩护,减刑缓刑等合法权益。

若家属对当事人关押地点及案件情况一无所知,欢迎随时私信或留言。作为上海资深刑事律师,我将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助力家属了解当事人状况,维护其合法权益。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