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16:30:33 查看23次 来源:周运柱律师
打遗产继承官司的流程?资深上海继承纠纷律师周运柱律师回答:
打遗产继承官司需遵循以下流程,各环节需严格依法操作并注重证据准备:
确定管辖法院
原则: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例外:若遗产涉及不动产(如房产),需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专属管辖。
操作建议:通过“中国法院网”查询法院管辖范围,避免因管辖错误被驳回起诉。
准备起诉材料
身份关系证据:户口本、出生证明、亲属关系公证书(证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关系);
遗产范围证据:房产证、银行存款明细、车辆行驶证(明确遗产种类及价值);
被继承人死亡证据:医院死亡证明、公安机关销户证明;
遗嘱证据(如有):遗嘱原件、见证人证言、录音录像(证明遗嘱真实性及有效性)。
起诉状:需写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如“请求确认原告继承XX房产50%份额”)、事实与理由(如“被继承人未留遗嘱,按法定继承分配”)。
证据材料:
操作建议:证据需编制目录,注明名称、来源、证明目的,并附复印件;原件需妥善保管,庭审时提交核对。
提交立案申请
向法院立案庭提交起诉状及证据材料,缴纳诉讼费(按遗产价值比例收取)。
风险示例:未在7日内缴纳诉讼费,法院按撤诉处理。
操作建议:提前咨询法院诉讼费标准,准备充足费用;若经济困难,可申请缓交或免交。
法院受理与送达
法院审查材料后,若符合立案条件,会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等材料。
风险示例:被告下落不明,需公告送达(耗时60日),延长诉讼周期。
操作建议:提供被告准确联系方式及住址,避免公告送达;若必须公告,可同步申请财产保全。
法庭审理流程
法院在自愿合法基础上调解,达成协议则制作调解书;
调解不成,法院根据证据及法律规定判决(如“房产由原告继承60%,被告继承40%”)。
原告围绕“遗嘱有效/应按法定继承分配”发表意见;
被告针对“遗嘱无效/原告丧失继承权”等抗辩理由进行反驳。
原告陈述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
被告答辩(如“遗嘱系伪造”或“原告未尽赡养义务应少分”);
双方举证质证(如原告出示遗嘱原件,被告提供笔迹鉴定报告反驳)。
开庭准备:法官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案由及合议庭成员,告知权利义务。
法庭调查:
法庭辩论:
调解与判决:
操作建议:庭审中保持理性,避免情绪化发言;对关键证据(如遗嘱)的质证需针对性反驳;若对方提供新证据,可申请延期质证。
判决生效与上诉
若双方未在15日内上诉,一审判决生效;若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作出终审判决。
风险示例:被告在判决生效后转移房产,导致执行困难。
操作建议:判决生效后立即申请强制执行;若发现被告转移财产,可申请法院撤销其行为。
申请强制执行
向法院提交《执行申请书》、生效判决书及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如银行账号、房产地址)。
法院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强制执行(如拍卖房产后按判决比例分配价款)。
操作建议:提前申请诉前财产保全,防止遗产被转移;若被告拒不履行,可申请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诉讼时效
自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年内起诉(如发现其他继承人独占遗产)。
风险示例:父亲去世10年后才发现弟弟独占房产,因超过时效被驳回。
操作建议:发现权利被侵害后立即咨询律师,计算时效起算点;若时效临近,可先发律师函中断时效。
证据收集
自行收集:如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遗产产权证书;
申请法院调查:如银行账户信息、档案材料(需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
证据保存:遗嘱原件需防潮防蛀,录音录像需保留原始载体。
操作建议:立遗嘱前或起诉前,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类似案例,了解法院对证据的认定标准。
调解优先
若继承人关系尚可,可申请法院或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节省诉讼费及时间。
操作建议:调解时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遗产价值进行公证,确保分配公平。
没有了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