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 16:54:11 查看37次 来源:京盟律师杜柏飞团队律师
在征地拆迁中,“安置方式” 是被征收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有些征收方会单方面要求被征收人接受 “统一安置”,比如必须住安置房、必须接受指定的就业安排,甚至以此为由压低补偿。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会疑惑:征收方能强制要求统一安置吗?被要求强制统一安置时该怎么办?今天就结合法律规定,把这件事讲清楚。
一、安置方式不能“一刀切”,被征收人有自主选择权
征收方在确定安置方式时,必须充分尊重被征收人的意愿,不能强制要求统一安置。具体来说,安置方式通常有三种:货币补偿(直接给钱,自己买房或安排生活)、产权调换(安置房置换)、其他安置方式(如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就业培训等)。被征收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最适合的安置方式。只要被征收人明确表示不需要统一安置,征收方就不能强行要求,必须将安置补助费直接发放给个人。
二、哪些“强制统一安置” 行为是违法的?
实践中,以下几种“强制统一安置” 的行为明显违法,被征收人要警惕:
(一)以“统一规划” 为由,强迫选择安置房
有些征收方会说“为了统一规划、提升村容村貌”,要求所有被征收人必须选择安置房,拒绝货币补偿或其他安置方式。这种做法没有法律依据,属于典型的 “强制安置”。比如,某村拆迁时,征收方规定 “全村必须住安置房,不允许选货币补偿”,否则就压低补偿标准。这就违反了被征收人的自主选择权,被征收人可以拒绝,并依法主张权利。
(二)以“集中管理” 为由,拒绝发放安置补助费
如果被征收人明确表示不需要统一安置(比如自己有能力买房、有稳定工作不需要就业安排),征收方就应当将安置补助费直接发放给个人。但有些征收方会以“集中管理资金”“防止资金滥用” 为由,拒绝发放,要求被征收人必须接受统一安置。例如,村民王某土地被征收后,明确表示不需要村集体安排工作和住房,希望领取安置补助费自行规划生活,但征收方以 “必须统一管理” 为由拒绝发放。这种行为违法,王某有权要求征收方支付安置补助费。
(三)以“村规民约” 或 “口头规定” 限制安置选择权
个别村委会或征收方会搬出“村规民约”,或者口头宣称 “村里历来都是统一安置”,以此限制被征收人的安置选择权。但根据法律,村规民约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任何口头规定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比如,某村规定“外嫁女必须接受统一安置,不能选货币补偿”,这就违反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征收安置的法律规定,外嫁女有权拒绝,并主张平等的选择权。
三、被要求强制统一安置,该如何维权?
遇到强制统一安置的情况,被征收人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依法维权:
(一)明确拒绝,书面提出异议
首先,要明确向征收方(包括村委会、征收办等)提出书面异议,说明自己的安置意愿(如选择货币补偿、不需要统一安置等),并要求对方书面回复。注意保留好书面异议的送达凭证(如快递单、签收记录),作为后续维权的证据。
(二)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核查安置程序合法性
向当地自然资源部门、住建部门申请公开涉案项目的征地批文、安置补偿方案、安置方式的决策依据等信息。如果发现安置补偿方案未经法定程序制定(如未征求被征收人意见、未进行听证),或者强制统一安置的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质疑安置行为的合法性。
(三)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如果征收方坚持强制统一安置,甚至以此为由压低补偿、拖延安置,被征收人可以委托律师,向作出安置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强制统一安置的行为违法,并要求依法保障自己的安置选择权。
例如,村民李某因被强制要求统一安置,向法院起诉征收方,法院经审理认定征收方的强制安置行为违法,判决其允许李某选择货币补偿,并按法定标准支付补偿款。
(四)关注安置补助费的发放
如果被征收人不需要统一安置,要重点关注安置补助费的发放。根据法律,征收方应当将安置补助费直接发放给个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如果发现安置补助费被无故扣留,要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追讨。
很多被征收人会担心“和征收方对抗会影响补偿”,但实际上,法律明确保护被征收人的安置选择权,强制统一安置本身就是违法行为,被征收人依法维权不仅不会 “吃亏”,反而能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记住,在征地拆迁中,安置方式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生活质量,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如家庭人口、经济状况、生活规划等)自主决定,不能被征收方的“强制要求” 左右。如果遇到问题,及时咨询专业的征拆律师,让律师帮你分析情况、制定维权策略,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合法权益。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