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婚内转移财产的方式你一定要小心!

2025/09/09 20:40:27 查看5次 来源:吴中律师

在婚姻关系中,财产是维系家庭稳定与个人权益的重要基础。然而,当婚姻出现裂痕时,部分人可能会采取隐蔽手段转移财产,损害对方合法权益。作为婚姻律师,我结合实务经验,梳理出以下几种常见的婚内转移财产方式,并给出防范建议,助你守护财产安全。

一、虚假债务:虚构借款转移资产

典型手段:一方与亲友串通,伪造借条、转账记录,声称存在“婚前个人债务”或“共同债务”,通过法院诉讼将财产转移至第三方名下。例如,丈夫伪造向弟弟借款50万元的借条,通过虚假诉讼将夫妻共同房产抵押还款,实际资金流向自己控制的账户。

防范建议:

1、留存婚内大额资金往来证据,如转账备注、聊天记录;

2、对突然出现的“债权人”保持警惕,要求其提供借款用途、资金流向等证明;

3、申请法院调查对方银行流水,核查债务真实性。

二、隐匿收入:利用现金交易或“小金库”

典型手段:通过现金发放奖金、兼职收入不入账,或利用他人账户代收款项,将收入截留至个人名下。例如,妻子将工资卡挂失后重新办理,新卡由自己保管,丈夫对此毫不知情。

防范建议:

1、定期查询夫妻共同账户流水,关注异常大额取现或转账;

2、要求对方提供工资条、纳税证明等收入凭证;

3、对家庭开支建立共同记账制度,避免“糊涂账”。

三、低价转让财产:恶意变卖资产

典型手段: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将房产、车辆等重大资产转让给亲友,或通过虚假交易将公司股权“清零”。例如,丈夫将市值300万元的房产以100万元卖给姐姐,实际未收取款项。

防范建议:

1、关注房产、车辆等产权变更登记信息;

2、对重大资产处置要求双方共同签字确认;

3、申请法院撤销恶意低价转让行为(《民法典》第154条)。

四、虚假投资:借“理财”名义转移资金

典型手段:以投资P2P、虚拟货币等高风险项目为幌子,将夫妻共同财产转入个人账户后挥霍,或虚构投资亏损。例如,妻子声称投资基金亏损50万元,实则将资金用于个人消费。

防范建议:

1、对大额投资要求共同参与决策,留存投资协议、转账记录;

2、定期核查投资账户余额及交易明细;

3、警惕“稳赚不赔”“内部渠道”等异常投资话术。

五、利用境外账户:跨境转移资产

典型手段:通过地下钱庄、比特币等渠道将资金转移至境外账户,或利用境外公司隐匿资产。例如,丈夫将国内存款兑换成美元后,通过亲友账户汇至海外。

防范建议:

1、关注对方护照使用记录及境外消费凭证;

2、申请法院调查对方境外银行账户信息(需提供初步线索);

3、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境外资产分割条款。

律师提醒:婚内转移财产不仅违背道德,更可能触犯法律。根据《民法典》第1092条,转移方可能面临少分或不分财产的惩罚。若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嫌疑,应立即收集证据(如银行流水、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婚姻需要信任,但守护财产安全同样重要——理性应对,才能避免“人财两空”的结局。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您的权益,我的责任。若您后续需要法律服务的话,可以联系吴中律师。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