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09:59:39 查看37次 来源:郭庆梓律师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允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暂时获得自由,等待审判。然而,并非所有申请都能获得批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哪些情形下取保候审可能会被拒绝。
01
严重暴力犯罪,社会危险性大
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严重暴力犯罪的嫌疑人,通常难以获得取保候审批准。
这类犯罪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性大,司法机关认为其具有较大社会危险性。特别是多次实施暴力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的情况,取保候审的申请很可能被拒绝。
02
有妨碍诉讼活动的可能性
如果嫌疑人有迹象或可能通过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与同案犯串供来妨碍司法机关正常办案的,不适用取保候审。
对于尚有部分嫌疑人在逃的案件,公安机关一般也不会轻易同意取保候审。因为嫌疑人出来后,非常有可能与在逃人员联系,告知公安机关的侦查方向,串通毁灭证据等不利后果。
03
可能逃跑或实施报复行为
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自杀或逃跑倾向以逃避法律制裁的,不能适用取保候审。
存在对案件相关的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进行打击报复可能性的,为保障相关人员安全,也不适用取保候审。
若嫌疑人表现出明显的逃跑意图或行为,例如曾试图逃离现场、没有固定居所或与国外有紧密联系等,其保释申请也可能会被拒绝。
04
特殊身份和情节
累犯因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高,通常被认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的社会危险性,实践中几乎难以获得批准。
犯罪集团的主犯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其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大,也不宜取保候审。
以自伤、自残方式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表明其具有逃避法律制裁的意图,同样不宜取保候审。
05
拒不认罪且悔罪态度差
如果公安机关掌握的证据能初步认定为构成犯罪,而嫌疑人拒不认罪,公安机关往往会认定嫌疑人的悔罪态度差。
虽然法律未明确规定必须认罪才能取保,但实践中,认罪认罚态度良好是司法机关判断嫌疑人是否具有 社会危险性、是否会妨害诉讼的重要参考因素。拒不认罪通常会大大降低取保成功的概率。
06
取保被拒后怎么办?
如果取保候审申请被拒绝,首先需要了解不批准的具体原因。你可以要求决定机关书面说明理由。
若认为决定不合理,可在收到决定之日起五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后五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也可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此外,委托律师介入也很重要。律师能依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为你提供更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07
结语
取保候审是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犯罪嫌疑人。了解这些可能导致取保候审被拒绝的情形,有助于当事人和家属更好地维护合法权益,也为律师辩护提供了明确方向。
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律师,都应当准确把握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刑事案件,提高案件办理效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