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资质员工施工时摔伤,是劳务还是承揽关系?法院判了!

2025/09/11 16:58:27 查看35次 来源:叶律师团队律师

2024 年初,村民张某怀揣着重建老家住房的计划,打算修建一栋二层带 “炮楼” 的房屋,建筑面积超 300 平方米。经过沟通,张某与李某达成口头协议,约定由李某以 “包工不包料” 的方式承接房屋建设工程:工程单价为 220 元 / 平方米,建筑所需材料由张某自行提供,而吊机、架板等施工工具则由李某一方负责租赁。协议达成后,李某迅速召集了 5 名工人投入施工。施工期间,张某先后累计向李某支付工程款 9 万元,剩余 9000 元尚未结清。

意外在 2024 年 5 月的一个下午突然降临。当天收工时,李某在施工木架上不慎滑倒,从高处摔落,造成右肾挫裂伤、多根肋骨骨折的严重伤情。经专业机构鉴定,李某的伤残等级为七级。事故发生后,张某先行垫付了 5000 元医疗费,但双方就后续赔偿事宜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协商陷入僵局。无奈之下,李某一纸诉状将张某起诉至法院,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的核心争议焦点在于张某与李某之间的法律关系认定,以及由此对应的责任划分问题。结合双方口头协议的内容与实际履行情况,法院判定该协议符合 “承揽合同” 的法律特征:李某一方以自身掌握的施工技术、投入的劳动力,以及自行租赁的施工工具完成房屋建设工作,报酬结算以建筑面积为依据,且施工过程中可独立决定施工时间与流程,最终通过交付符合要求的房屋成果获取报酬。基于此,法院明确张某与李某之间构成承揽合同关系,而非劳务关系。

同时,法院援引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论证责任归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及《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建房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第二条规定,村民自建 “限额以上住房”—— 具体包括二层及二层以上房屋、投资 30 万元以上房屋,或建筑面积 300 平方米以上房屋 —— 以及进行加层、改扩建的房屋,必须严格遵守法定建设程序,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齐全建设手续,且施工方需具备相应资质。本案中,案涉房屋为二层带 “炮楼” 结构,建筑面积超 300 平方米,显然属于 “限额以上住房”,施工方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才能承接。

从事故成因来看,李某作为长期从事农村建筑工作的工匠,在高空作业这一高风险环节中,既缺乏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又未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最终因自身疏忽导致滑倒摔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自身存在重大过失,应承担主要责任。而张某作为定作人,明知案涉房屋属于需资质承建的 “限额以上住房”,却仍选择无相应资质的李某承接施工;同时,张某在施工过程中未对李某的安全施工条件进行审查,也未及时提示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存在选任过失与监督过失,需承担相应的次要责任。

综合全案事实、法律规定及双方过错程度,法院最终作出判决:李某对本次事故造成的损失自行承担 90% 的责任;张某承担 10% 的责任,需向李某支付赔偿款 4.26 万元。一审判决作出后,双方均未提出上诉,目前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具备强制执行力。

在此,有必要明确劳务关系与承揽关系的核心区别,以帮助更多人规避类似法律风险:在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者需在约定的期限内接受雇主的指挥与管理,按照雇主要求提供特定或不特定的劳务,雇主则根据劳务提供情况按约定支付报酬;而在承揽关系中,承揽人需凭借自身的设备、技术和劳力,按照定作人的具体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并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根据成果交付情况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案中,李某一方独立完成房屋建设工作,报酬按建筑面积(即工作成果)结算,因此被法院认定为承揽关系,而非劳务关系。

针对此类农村自建房纠纷,承办法官特别作出提醒:农村村民建房需严格遵守《湖南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建房时应当选择经过建筑技能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或具备相应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并签订书面施工合同。合同中需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同时约定住房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避免因口头约定或合同条款模糊引发纠纷。

为从源头降低农村自建房的安全风险与法律风险,法官进一步提出三点建议:

  1. 规范合同签订:建房前务必与施工方签订书面协议,清晰界定双方在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报酬结算、事故责任等方面的权利义务,避免 “口头约定” 带来的举证难问题;

  1. 严格资质审查:房主切勿为 “图省事”“省成本” 而选择无资质、无技能的施工队伍,需对施工方的资质证书、技能培训证明等进行严格把关,从源头保障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

  1. 强化安全管理:施工方应主动提升安全意识,在高空作业、用电、动火等危险环节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等),规范施工流程,杜绝违规操作。

只有房主、施工方等各方切实履行自身责任,才能有效防范施工安全事故,保障农村自建房过程安全、有序推进,真正实现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