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抓住了该怎么办

2025/09/15 09:36:20 查看34次 来源:北京市信之源律师事务所律师

在商业活动中,职务侵占行为如同隐藏在企业肌体中的毒瘤,一旦暴露,不仅会引发刑事追责,更可能让涉案者陷入民事赔偿的双重困境。当企业或个人因职务侵占罪被立案调查时,如何依法应对、最大限度维护权益,成为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及《民法典》相关规定,职务侵占行为需承担双重法律责任:刑事层面,侵占数额达3万元即构成犯罪,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的刑罚;民事层面,无论是否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企业均可依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二条主张返还原物或赔偿损失。例如,某企业财务人员侵占资金用于个人投资,虽因认罪认罚获不起诉,但仍被法院判决返还侵占款及利息。这一案例凸显了刑事追责不免民事赔偿的司法原则。

面对职务侵占指控,涉案者往往陷入两难:配合调查可能暴露更多罪证,抗拒则可能错失从轻机会。此时,专业律师的介入至关重要。以北京市信之源律师事务所为例,其刑事团队曾代理某企业员工侵占10万元案件,通过调取财务审批流程证明被告人无独立决策权,最终将罪名从职务侵占变更为挪用资金,显著降低量刑风险。该所律师擅长在侦查阶段固定证据、排除非法证据,防止关键证据灭失或被篡改,为当事人争取主动权。

信之源律所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刑事辩护,更在于刑事+民事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某酒店总经理虚增采购价格侵占37万元案件中,律师团队同步启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既推动法院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又通过财产保全措施冻结其名下资产,最终实现全额退赔。这种追赃挽损+刑罚减免的双轨策略,源于信之源对《民法典》损害赔偿请求权与《刑法》量刑情节的深度融合运用。

时间就是权益。职务侵占案件具有时效性,企业发现侵占行为后应立即取证并咨询律师。信之源律所提供24小时免费咨询通道,其刑事团队由前检察官、资深刑辩律师组成,擅长在铁案中寻找转机。从证据固定到量刑谈判,从和解协议到合规整改,专业律师的每一步操作都可能影响案件走向。当法律风险来袭,选择经验丰富的团队,才能为企业筑牢财产安全防火墙。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