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继承人生前的转账是赠与还是保管?

2025/09/16 18:11:09 查看10次 来源:季伟律师

近期本律师团队代理了一起继承案件,深有感触,女方患病需要做移植手术,其将名下的房产卖掉,筹集了一百万元。女方已经离异一段时间,膝下有两名未成年子女,因手术期间不变操作医疗款支付,其将上述100万元转给父亲保管。女方手术失败后去世,因保管款项处理问题,继承人之间产生争议。诉讼期间,女方父亲坚称上述100万元款项是其女儿赠与给他的,我方主张是保管。期间代理人去多家银行、民政、不动产等部门调取银行流水、离婚登记、不动产登记交易情况等,反复与知情人员核实情况。

第一次开庭后,法院倾向于认定为赠与,庭后代理人经过详细梳理案情,结合庭审情况,形成了完整的代理词。争取到了第二次开庭的机会,代理人继续调取证据,补充银行转账流水,根据案情发展向法院申请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并向法院申请文书提出命令,虽然证人因顾虑较多没有出庭,但是经过代理人坚持,证人向法庭进行了视频作证。二次庭审后,法院倾向于认定为保管关系。

最终经过十几次的调档,长时间的案情分析,两次激烈的庭审,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为当事人争取到了有利的诉讼结果。

区分一笔转账是“赠与”还是“保管”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重要的法律和现实问题,核心在于证明双方在转账时的真实意思表示。由于金钱是种类物,一旦混同就很难区分,所以事后发生争议时,证据至关重要。

 

以下是如何区分和操作的详细指南:

一、 核心区别:双方的意思表示

赠予核心意思无偿给予,转移所有权。赠与人意图让对方永久获得这笔钱,自己不要求返还。 而保管是临时存放,不转移所有权。保管人只是暂时持有,所有权仍归转账人,到期后需归还。

从是否支付对价上看对价关系 通常没有对价(回报),可能是出于情感、资助、奖励等。 可能存在某种基础关系(如委托投资、代购物品、暂时),但不打算赠与。

返还预期上看,赠与无返还预期。而保管有明确的返还预期(如特定时间、特定条件达成后)。

证据上看,赠与的关键证明“无偿给予”意图的证据(如备注“节日礼物”、“生日快乐”)。 而保管需证明“暂时存放”和“需要归还”意图的证据(如聊天记录、借条、协议)。

二、 如何判断和取证?(关键步骤)

事后判断全靠证据。在转账前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明确资金性质:

1. 转账备注(最直接但常被忽略)

   · 赠予:备注如:“生日快乐”、“嫁妆”、“购房资助”、“自愿赠与”。

   · 保管:备注如:“押金”、“货款”、“代购XX的钱”、“暂存,2025年12月31日前归还”。

   · 注意:单纯的“转账”或无备注,在发生争议时无法作为有效证据。

2. 书面协议(最具法律效力)

   · 无论是赠与还是保管,尤其是大额资金,书面协议是最佳选择。

   · 赠与协议:明确写明“本人自愿将XX元无偿赠与XXX,该款项归其个人所有,无需归还。”

   · 保管/借款协议:明确写明“本人将XX元暂时存放于XXX处保管,其应于XXXX年XX月XX日无条件归还。”如果是借款,就写标准的借条,写明利息、还款期限等。

3. 通讯记录(非常重要的辅助证据)

   · 微信、短信、邮件、录音等记录非常重要。

   · 赠予:聊天中出现“这钱是送你的”、“不用还了”、“给你零花的”等字样。

   · 保管:聊天中出现“这钱先放你那里”、“帮我先保管一下”、“我下个月X号找你拿”、“这是你要帮我买XX的钱”等字样。

4. 交易背景和目的

   · 法院会根据一般常理和交易背景来推断。

   · 赠予:通常在节日、纪念日,或用于情感表达(如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情侣间的520/1314红包)。特殊注意:恋爱期间的大额转账,如果没有明确赠与表示,分手后很可能被要求返还。

  · 保管:通常基于某种信任和委托关系,比如:

  · 请朋友代购东西而提前转账。

   · 暂时放在信任的朋友那里避税或避免其他人追讨。

   · 作为某项业务的保证金或押金。

5. 金额大小

   · 小额转账(如几百元):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通常会被推定为基于情谊的赠与,特别是特殊数字(520, 1314)或发生在特殊日期。

   · 大额转账(如数万、数十万元):通常不会被推定为赠与,除非受赠人能拿出强有力的证据(如赠与协议)。转账人主张是保管或借款的可能性更大,并被法院支持的可能性也更高。

三、 发生争议时,法律如何认定?

如果双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闹上法庭,法院会综合审查所有证据来判断:

· 举证责任原则:谁主张,谁举证。

  · 如果收款方主张是赠予,他需要拿出证据证明付款方有赠与的意思。(例如:有备注“赠与”的转账记录、赠与协议、聊天记录中明确说“不用还”)

  · 如果付款方主张是保管(或借款),他需要拿出证据证明双方有保管或借贷的合意。(例如:有备注“借款”的转账记录、借条、聊天记录中讨论了还款期限等)

· 默认推定:

  · 在亲属关系(特别是父母子女)中,大额资金若无明确约定,倾向于推定为人情往来的赠与。

  · 在非亲属关系(朋友、同事、恋爱关系)中,大额资金若无明确约定,倾向于推定为借贷或保管,需要返还。法院会认为,普通人没有随意将大额财产赠与他人的习惯。

总结与建议

为了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无论是赠予还是保管,都请做到:

1. 务必使用转账备注:清晰写明“赠与”、“借款”、“代收”等字样。

2. 大额资金务必立字据:亲兄弟明算账,赠与就签赠与合同,保管或借款就打借条或签协议。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尊重关系。

3. 保留通讯记录:重要的事情尽量通过文字确认,例如转账后发一句:“钱打给你了,说好这X万是你明年的学费(赠与)”,或者“这X万你先保管好,我买房时问你要(保管)”。

4. 理性处理情感与金钱:尤其在恋爱期间,对于大额财务往来,更要明确性质。以为是的“赠予”,在对方看来可能是“共同储蓄”或“借款”,分手时极易引发纠纷。

一句话总结: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看证据,无证据则依法官根据常理和背景进行推定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