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18:13:05 查看10次 来源:季伟律师
案情:
二原告购置房屋给老人养老居住,该房系被告从开发商处购买,刚交房尚未办理首次登记手续。老人入住后对房屋进行简单的装修改造。双方约定,被告于办理房屋登记后三日内通知原告。原告得知被告办证后,多次联系被告要求按照买卖合同约定配合办理过户登记手续。但是,被告均找各种理由拖延办证。原告无奈,打算起诉处理,在诉讼调查阶段,原告代理人发现,房屋虽然登记在被告名下,但是登记后仅过了三天,房屋就被办理了抵押权登记。房屋购买的价格是60万,已经支付的购房款50万元,而登记抵押的债权就有50万。原告及代理人经过权衡,决定将诉求由协助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变更为解除原被告间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退还购房款、支付违约金及赔偿损失。并对案涉房屋采取查封,对被告账户采取冻结等财产保全措施。法庭经过审理,判决解除买卖合同,被告向原告返还购房款50万元,支付违约金及赔偿金12万元。
购买未办理首次登记(俗称“大产证”)的房屋是一项高风险行为,需要极其谨慎。以下是详细的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
首次登记 (大产证):指开发商在房屋竣工验收合格后,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的、确认整个项目或楼幢所有权的登记。这是开发商合法拥有该房产的证明,也是后续为购房者办理转移登记(分户产证/小产证)的前提和基础。
您要买的“小产证”:即购房者个人的《不动产权证书》,其办理必须以开发商已取得“大产证”为前提。
购买未办理首次登记的房屋,意味着开发商还没有法律资格将房屋产权转移给您。
一、主要风险
购买此类房屋,您可能面临以下一系列重大风险,其中一些可能是毁灭性的:
1、无法取得产权证的风险 (最核心的风险)
开发商无法办理首次登记,通常意味着项目存在某些根本性问题。例如,验收不合格,项目未通过规划、消防、环保、工程质量等单项验收或综合验收。土地或产权存在纠纷,如土地款未缴清、土地使用权被抵押或查封、开发商将项目产权抵押给银行但未解除抵押(在建工程抵押)。开发商破产或注销,开发商公司已不存在,无人牵头办理手续。
2、若你购买未办理首次登记的房屋,您付了房款,可能面临永远无法拿到属于自己的房产证,房屋无法合法出售、抵押或继承。
3、“一房二卖”甚至“一房多卖”的风险
由于房屋未进行正式登记备案,产权信息不透明。不良开发商可能会将同一套房屋卖给多个购房者,然后卷款跑路。您虽然占着房子,但需要耗费极大精力通过法律诉讼来确权。
4、房屋被查封拍卖的风险
如果开发商存在其他债务纠纷(如欠银行贷款、工程款、供应商货款等),债权人可能会向法院申请查封开发商名下的资产(包括这些已建成但未办理首次登记的房屋)。一旦法院判决并执行,您购买的房屋可能会被强行拍卖,用于偿还开发商的债务。您只能作为普通债权人向开发商索赔,而开发商往往已无力偿还。
5、房屋质量无法保障的风险
无法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往往意味着房屋可能存在质量、规划或安全方面的重大缺陷。您可能入住的是“问题楼盘”,未来在居住安全、水电暖气配套、房产保值等方面都会面临问题。
6、无法正常落户和享受配套的风险
没有房产证,公安部门无法办理落户手续,您的子女将无法就近入学。同时,一些与房产证挂钩的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也可能无法享受。
7、交易不受法律保护的风险
这种买卖行为本身处于灰色地带。一旦发生纠纷,法院虽然会依据合同尽力保护购房者的权益,但如果房屋最终因合法原因确实无法办理产权证(如属于违章建筑),您的购房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最终只能追回房款(且取决于开发商是否有钱可退),而无法获得房屋产权。
二、应对措施与建议
如果您在经过全面风险评估后,仍然考虑购买,必须采取以下严格的应对措施来尽可能保护自己:
1.彻底查清无法办证的原因 (最关键的一步)
直接询问开发商:要求开发商书面说明无法办理首次登记的具体原因,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如各项验收报告的办理进度、抵押情况说明等)。
咨询不动产登记中心:携带房屋具体信息(地址、栋号、房号)去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核实该楼盘无法登记的具体官方原因。
调查开发商背景:等工具,调查开发商的经营状况、是否存在大量诉讼、失信记录、行政处罚等。了解其资金链是否健康。
2、严格审查相关文件
要求开发商出示 《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四证”)。
重点查看《商品房买卖合同》原件,并确认合同是否已经在房管局备案(网签)。已备案的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一房二卖”。
3. 签署附加补充协议
必须在购房合同之外,单独签署一份内容详尽、权责清晰的补充协议,并请律师审核。协议中必须明确:
办理首次登记和转移登记的具体时间表:约定明确的最后期限。
高额的违约责任:明确约定若因开发商原因超过期限仍无法办证,开发商应支付的违约金计算方式(通常为每日按总房款的万分之几计算),并约定您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
退房条款:明确约定您有权退房,开发商必须在多少日内退还全部购房款及利息,并支付相当于总房款一定比例(如20%)的赔偿金。
承诺无抵押无查封:开发商需书面承诺该房屋无任何权利瑕疵(如抵押、查封),并承诺如因开发商债务导致房屋被查封,由开发商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一切损失。
4、进行预告登记 (非常重要!)
根据《民法典》第221条,您可以和开发商一起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
作用:预告登记后,未经您的同意,开发商不能再处分(出售、抵押)该房屋。这能有效防止“一房二卖”和擅自抵押。
注意: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如您主动放弃购买)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90日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5、谨慎支付购房款
绝对不要将大量资金直接打入开发商或销售人员的个人账户。
所有款项必须支付至合同约定的开发商公司银行监管账户。
采用分期支付方式,将房款与办理产权证的进度挂钩。例如,留下较大比例尾款(如15%-20%),明确约定在成功办理小产证后再支付。
6、寻求专业法律帮助
强烈建议在交易前付费咨询专业的房产律师。让律师审核合同、起草补充协议、评估风险、提供全程指导。这笔费用相对于巨大的购房款和风险来说,是非常值得的投资。
总结与最终建议
总体建议原则上不建议购买未办理首次登记的房屋。 这通常意味着项目存在硬伤,风险远大于潜在的房价优惠。
如果是因为价格便宜而考虑,不如选择同地段产权清晰、可立即过户的二手房,或选择其他五证齐全、信誉良好的开发商的新建现房。
如果非要购买,必须做到:查清原因 + 律师介入 + 严密合同 + 预告登记 + 资金监管。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钱房两空),并确保您有能力承担这个最坏的结果。
购买房产是人生重大决策,安全性和合法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切勿因小失大,陷入漫长的法律纠纷和巨大的财务损失之中。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