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20:59:48 查看9次 来源:京盟律师杜柏飞团队律师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出现了一些耕地闲置、荒废的现象。很多农民朋友可能不知道,闲置荒废的耕地,是有可能被回收的。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重要的问题。
一、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对于基本农田,法律也有特别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2 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
这就表明,不管是普通耕地还是基本农田,闲置荒废的行为都不被法律所允许,达到一定期限,相关部门或原发包单位是有权收回的。
二、为啥会出现耕地闲置、荒废的情况
1.种地收益低
当前,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而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却不断上涨,农民辛苦一年,刨去成本,收益所剩无几。相比之下,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行业,收入可能更可观,这使得很多农民放弃耕种,导致耕地闲置。
2.劳动力流失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他们缺乏足够的体力和能力耕种土地,部分耕地因此无人打理,逐渐荒废。
3.土地条件限制
一些偏远山区的耕地,地块分散、面积狭小,交通不便,难以进行规模化、机械化作业,耕种成本高且效率低,农民对这些土地的耕种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就闲置了。
4.自然灾害影响
部分地区可能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泥石流等,对耕地造成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耕种,在修复资金和技术不到位的情况下,耕地就会处于荒废状态。
三、闲置荒废耕地的后果很严重
1.土地被收回
正如前面所说,连续两年弃耕抛荒基本农田,或者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连续两年未使用的,都可能被收回土地使用权。一旦土地被收回,农民就失去了这片土地的耕种权益。
2.取消补贴资格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相关通知规定,对抛荒1 年以上的耕地,取消次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格。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国家为保护耕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而发放的补贴,取消补贴意味着农民的收入进一步减少。
3.破坏生态环境
长期闲置荒废的耕地,土壤容易板结,水土流失问题加剧,植被退化,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进而影响整个农村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遇到耕地闲置荒废,该怎么办
1.及时报备情况
如果农民朋友因外出务工、身体原因等暂时无法耕种土地,应及时向村集体或乡镇土地管理部门说明情况,争取理解与支持。同时,保存好相关沟通记录,以备日后可能出现的争议。
2.尝试流转或代耕
若长期无力耕种,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将土地流转给其他有耕种意愿和能力的农户或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既能避免土地荒废,又能获得一定的流转收益。也可以与村集体协商,由村集体安排代耕,确保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3.关注政策,争取支持
各地政府为鼓励农民耕种、防止耕地闲置荒废,可能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如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发放耕种补贴、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等。农民朋友要及时关注这些政策信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提高耕地的耕种效益。
耕地是宝贵的资源,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民朋友们一定要重视起来,避免自己的耕地闲置荒废。如果确实遇到困难无法耕种,要及时采取合法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共同守护好每一寸耕地。
没有了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