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09:46:06 查看3077次 来源:王小华律师
近日,腾讯和老干妈的官司打得火热。7月1日又爆出了有人伪造公章与腾讯签合同的猛料。那么这次“南山必胜客”还能胜出吗?
官司的由来
事情的大概是这样的,2019年3月,腾讯公司与老干妈公司签订了一份《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大概内容就是腾讯给老干妈做广告推广。签约后,腾讯方面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义务,老干妈没有支付款项。说直白点就是,老干妈没给广告费。腾讯后来向法院起诉了,要求老干妈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广告费。现在这个案件还在审理过程中。腾讯申请了财产保全,什么是财产保全呢?
《民事诉讼法》第100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
简单说,就是先把对方一部分财产扣押或者查封,防止对方转移、隐匿资产。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提供担保,这个案子中,腾讯也是找了担保公司来做担保。
公章是伪造的,就可以不认账吗?
笔者看到这个情况的时候,感觉没什么太多值得探讨的价值,就是一个普通的合同纠纷。但是,昨天爆出了一个猛料,让这个案子有些看头了,贵阳市公安局经初步调查后认定三个人伪造了老干妈的公章以及老干妈工作人员的身份,与腾讯签的推广协议。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伪造公章签的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很多人可能以为,公章是假的,签的合同肯定是无效的,腾讯公司这回得败诉。这里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说公章是伪造的,就认定合同无效。很多人会有三个方面的误解:
第一:只要证明私刻公章、构成犯罪,公司就可以无视这份合同。伪造印章构成犯罪,但是并不一定就导致合同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行的犯罪行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只要能够证明合同上盖的章是假的,公司就可以不履行合同。如果公司相关人员如果构成表见代理的,即便私刻公章构成犯罪了,其签订的合同在民事上还是有效的。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即使印章系伪造,公司也不能够否认其效力:(1)伪造印章对外签订合同的人构成表见代理;(2)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委托人伪造公司印章对外签订合同;(3)公司用章不具有唯一性;(4)公司在其他的场合承认过该印章的效力;(5)公司明知他人使用伪造印章而未向公安机关报案的。
这里解释一下表见代理的问题,表见代理,是指虽然行为人事实上无代理权,但相对人有理由认为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其进行法律行为,其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大家感受一下.
如赵某被某单位开除,某单位及时要求赵某停止一切以本单位名义进行的活动。但是,某单位并未采取法律所允许的形式进行公告,并未向社会表明赵某已经无权代理某单位(如公告:“赵某已无权代理本单位,赵某所持有的介绍信、合同文本作废”)。这个时候,如果赵某仍以该单位名义与他人订立合同,他人即相对人根据赵某所持有的该单位介绍信和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文本,完全相信赵某有代理权而与之订立合同。虽然对某单位而言,这时赵某实际上并不享有代理权,但却构成了表见代理。
拭目以待
所以,这个案子,最终还是有一定悬念的,并不是老干妈证明了公章是伪造的,就可以摆脱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的规定:“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嫌疑案件应当分开审理。”刑事案件是刑事案件,经济纠纷是经济纠纷。网传腾讯已经将矛头转向某搜索引擎和三位伪造印章的嫌疑人,而深圳南山法院声明称本案还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所以之后的大戏还请大家拭目以待。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