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劳动律师|为什么用工主体责任不等同于劳动关系?

2020/09/28 16:02:03 查看4325次 来源:郭世斌律师

  一、案情简介

  2017年3月12日,张先生在某建筑工地务工过程中受伤,经查证该工地系某建筑公司承建,后将该工程部分又分包给王先生,张先生系王王先生招用到工地工作,张先生的日常工作均由王先生安排和管理,劳动报酬也由王先生发放。2017年5月5日,张先生申请仲裁,要求确认其与该建筑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二、争议焦点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张先生与某建筑公司之间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对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等规定的理解,一直以来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等同于确认事实劳动关系,承认用工主体责任等同于承担用人单位责任。

  另一种观点认为: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不等同于确认劳动关系,用工主体的责任范围应谨慎处理。

  三、仲裁裁决

  2017年6月27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张先生与建筑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

  四、裁决理由

  仲裁委同意第二种观点:建筑公司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不等同于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第一、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的立法本意是界定法律责任承担而非法律关系,是为救济在实务中承包方不具备赔偿能力的情况下,由发包方连带承担赔偿责任,而并非直接确认发包方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

  第二、该案争议焦点应为承包方与劳动者是劳动关系还是雇佣关系,这需要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进行判断,看张先生与王先生是雇佣关系还是劳动关系,本案中该工程具有短期性、流动性、分散性、阶段性等特征,经常有穿插作业、流水作业、农民工、间接用工、个人承包等用工形式出现,故王先生与李先生属于雇佣关系。

  第三、如果突破合同的相对性,直接以用工责任等同于劳动关系,则对发包方明显不公平,因为发包方承担的不仅仅是工伤的赔偿责任,还包括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补缴社会保险、支付加班工资和未休年休假工资、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赔偿项目。而发包方却从一开始并未有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并未直接管理和指派劳动者,劳动者也无须遵守发包方的规章制度,发包方也未给劳动者支付工资,如今只是违法转包则承担如此多的责任,明显对发包方不公平。

  综上所述,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不等同于确认劳动关系,建筑公司与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关系,这也符合立法本意,并符合目前大多数裁判观点。

  声明:

  本文河南蓝锐律师事务所原创,责编|郭世斌,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你的权利,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