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约定的合同条款存在歧义或不明确,如何解决争议?

2023/05/08 13:37:02 查看58437次 来源:上海申拓律师事务所律师

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规定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当双方签署合同时,他们同意遵守合同条款。然而,有时候合同条款可能存在歧义或不明确,这可能会导致双方之间的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争议。本文将探讨双方约定的合同条款存在歧义或不明确时如何解决争议,并结合相关法律条款进行分析。

一、合同条款存在歧义或不明确的原因

合同条款存在歧义或不明确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例如:

1. 语言不清晰:合同条款使用的语言可能不够清晰,导致双方对某些条款的理解不同。

2. 法律术语:合同条款中使用的法律术语可能对某些人来说不够清晰,导致双方对某些条款的理解不同。

3. 意图不明确:有时候合同条款可能没有明确表达双方的意图,导致双方对某些条款的理解不同。

二、解决合同条款存在歧义或不明确的争议

当合同条款存在歧义或不明确时,双方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争议。下面列举了一些解决争议的方法:

1. 协商解决: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争议。协商可以是双方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第三方协调解决。

2. 仲裁:双方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争议。仲裁是指由第三方仲裁员裁决争议,双方必须遵守仲裁结果。

3. 诉讼:双方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争议。诉讼是指将争议提交给法院裁决,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三、相关法律条款的分析

在处理合同条款存在歧义或不明确的争议时,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条款。下面列举了一些相关法律条款:

1. 《合同法》第十四条:当事人应当诚实信用,遵守公平原则,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2. 《合同法》第十五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遵循平等自愿原则,依法订立合同。

3. 《合同法》第十六条:合同应当有明确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格、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等条款。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守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依法订立合同。合同应当有明确的条款,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格、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等。如果合同条款存在歧义或不明确,当事人应当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

四、结论

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规定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当合同条款存在歧义或不明确时,双方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争议。解决争议的方法包括协商、仲裁和诉讼等。在处理合同条款存在歧义或不明确的争议时,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条款,遵守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依法订立合同。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