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没有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2023/05/08 13:51:33 查看5143次 来源:上海申拓律师事务所律师

在商业交易中,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是保障交易双方权益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没有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而是通过口头协议达成了交易意向。那么,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如何认定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口头协议在法律上是具有一定效力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订立合同。”也就是说,合同的订立形式不限于书面合同,口头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对于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认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否具备合同成立的基本要素

无论是书面合同还是口头协议,合同成立的基本要素都是必须具备的。具体来说,合同成立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素:意思表示、内容确定、合法目的。

意思表示是指当事人之间的交流、表达意愿的过程。对于口头协议来说,当事人之间的口头交流就是意思表示的过程。

内容确定是指合同的具体内容必须明确、清晰,不能存在模糊、不确定的情况。对于口头协议来说,当事人之间的口头约定必须能够明确约定的事项和条款。

合法目的是指合同的目的必须合法,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对于口头协议来说,当事人之间的口头约定也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只有当口头协议具备了合同成立的基本要素,才能认定其具有法律效力。

二、是否存在证据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

由于口头协议没有书面记录,因此在处理口头协议纠纷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证据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排除主张方的证据,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也就是说,当事人在主张口头协议的存在时,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其存在。如果对方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排除主张方的证据,那么就可以认定口头协议的存在。

三、是否存在法律规定禁止口头协议的订立

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规定禁止通过口头协议订立合同。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就是说,如果某些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那么通过口头协议订立的合同就是无效的。

总之,当事人没有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通过口头协议订立合同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在处理口头协议纠纷时,需要考虑是否具备合同成立的基本要素、是否存在证据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以及是否存在法律规定禁止口头协议的订立等因素。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认定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