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4 11:18:21 查看18630次 来源:周晨律师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也可简称为“职业危害”)而引起的疾病。不同的岗位,其职业危害不同,职业病也就不同。
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法定职业病必须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
1、患者必须有明确的用人单位;
2、患者所患的疾病必须是在从事这个职业中产生的;
3、患者疾病必须是因接触与他岗位对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患者所患的疾病必须属于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即《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二、职业病病人待遇
根据我国规定,用人单位应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并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如该病人不曾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则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病人的最后一个用人单位承担;如果该用人单位能够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则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
三、什么是疑似职业病
疑似职业病是指有类似职业病的症状,但还未确认为职业病的疾病,与职业病概念相对应。
四、疑似职业病病人待遇
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并且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补充:费用包括健康损害体检费用、、诊断性治疗费用及住院费、工作场所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费用、实验室检查费用等。)
五、什么是职业禁忌症
这里要提一下“禁忌症”这个词,这是错误的写法,早在2009年的国家标准GBZ T 157-2009 《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里已经明确改为“职业禁忌证”了。
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时,因接触与该职业相应的职业病危害时,比其他从业人员更容易受到该职业的职业病危害带来的身体伤害,更容易患上职业或者可能导致原有疾病病情加重等个人特殊身体状态。
职业禁忌症是相对职业病而言的,不同的职业病所对应的职业禁忌症也不一样。
职业病、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的区别
六、职业病、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的区别
在体检的时候,如果检查发现你有职业禁忌症,就说明你不能继续从事这个作业岗位了,可以根据身体情况调换到其他岗位,或你所在的岗位作业环境发生改变后不再构成职业危害,就可以继续在这个岗位工作。举个例子,如果检查出来有噪声作业职业禁忌症,你就不能从事噪声岗位了,需要调换到其他岗位;但是如果单位更换了新设备,降低了分贝,并使这个岗位的工作环境不再构成噪声危害,你就可以继续在这个岗位工作。
当发现身体患有与所在岗位相关的职业病症状时,就可以说是患有疑似职业病了。这时候就要去做体检、诊断与治疗、鉴定等,直到政府机构(有资质的卫生局)鉴定为职业病,病人才能确认为职业病病人,才能依法享有职业病病人待遇。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