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挂靠施工纠纷常见的法律风险及应对解析

2025/04/29 10:47:15 查看402次 来源:陈小丹律师

建设工程挂靠施工纠纷常见的法律风险应对解析

 

一、何为“挂靠施工”?  

挂靠施工是指无资质的实际施工人(个人或企业)借用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名义承揽工程,被挂靠方提供资质并收取管理费,但通常不参与实际施工。此类行为违反《建筑法》禁止资质出借的规定,是建设工程领域纠纷高发区。  

 

二、法律风险与纠纷焦点  

1. 合同效力争议:挂靠签订的施工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导致工程款结算、违约责任等条款失去约束力。  

2. 工程质量责任: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被挂靠企业需对外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即便实际责任在挂靠方。  

       3. 工程款支付纠纷:发包方可能以“合同无效”为由拒绝支付工程款,挂靠方与被挂靠方常因款项分配产生内部分歧。     

4. 工人权益保障:挂靠方拖欠农民工工资时,被挂靠企业可能被列为共同被告,面临行政处罚或诉讼风险。  

 

三、典型案例与裁判规则  

合同无效后的工程款结算: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工程验收合格时,实际施工人可参照合同约定主张工程款,但管理费可能被法院认定为违法所得而扣除。  

实际施工人追偿权:挂靠方若以被挂靠方名义对外采购材料或租赁设备,相关债务可能由双方连带承担。  

 

四、风险防范建议  

1. 减少挂靠合作:建筑企业应严格资质管理,避免为短期利益承担长期风险。  

2. 完善内部协议:若已形成挂靠关系,需明确双方权责、工程款路径及风险承担条款(但无法规避合同无效后果)。  

3. 强化过程管控:被挂靠企业应监督工程质量、资金流向,留存施工记录以防纠纷举证困难。  

4. 农民工工资专户:确保通过合规渠道发放工资,避免群体性事件引发行政追责。  

 

      挂靠施工看似简单”,实则暗藏重大法律风险。无论是发包方、被挂靠企业还是实际施工人,均应严守合规底线,通过合法分包、联合投标等方式开展合作,从根本上减少纠纷发生。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