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诽谤,律师告诉你该怎么办!(一)

2021/01/12 11:59:59 查看186次 来源:信欣欣律师

    今年,我国出台《民法典》,其中人格权独立成编被法律界热议,著名法学家王利明教授认为这是民法典最大的亮点,彰显了国家对人格尊严的维护,从根本上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人格权包含多项内容,其中名誉权是近几年受到大众关注的一项重要权利,根据民法典和现行法律规定,对名誉权的侵权行为主要表现在侮辱、诽谤这两方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遇到诽谤,你可以做什么!

    

一、诽谤他人不是言论自由,而是违法行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言论自由成为了很多人的挡箭牌,辱骂他人是言论自由,造谣生事也变成了言论自由,他们大概不清楚或是刻意忽视,权利虽受到法律的保护,但任何权利的行使都有其界限,而这个界限是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因此当你的言论侵犯了别人的合法权利时,你的行为就不再是自由的,而是违法行为。《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而诽谤则是对名誉权的一种侵害方式。根据在线汉语词典的解释,“诽谤,是指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诬蔑。”可以看出,诽谤就是捏造事实从而对他人的名誉造成损害,因此诽谤总是与谣言同时出现。


很多人面对诽谤都选择沉默,他们相信“清者自清”,相信“谣言止于智者”,但真的如此吗?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智者?这一次新冠疫情各类谣言满天飞就是最好的证明,大多数人会被谣言蒙蔽,一是因为人都是感情动物,常会对第一时间接触的消息更为信任,这就是第一印象,很少有人会真正理智地去进行分析;二是如果谣言发布后,被诽谤的人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否认,而是任由其蔓延,那么大众就会认为你自己心虚,从而更相信谣言。最近对此我深有体会,前段时间有人在我们小区贴了很多大字报,说业委会成员贪污公共收益,并且把小区公共区域低价出租给第三方吃回扣等等。作为一名律师,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些大字报的时候我是怀疑的,因为我的专业告诉我一切都要用证据说话;但是过了一两个月之后,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反驳,而且对方又贴了一堆新的大字报,更是言之灼灼,于是我开始有点相信;再过了半年之后,当这些大字报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我就真的已经相信了。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小区几个了解内幕的业主,并且亲眼看到了很多的真相,才发现大字报上写的基本都是谣言。但令人遗憾的是,整个过程,被诽谤的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解释,整个小区五分之四以上的业主都相信了大字报的内容,因为他们朴素地认为“你不出来解释,就说明人家说的是真的,你怕了。”结果就是小区新业委会选举瘫痪,业委会的名誉受到严重打击,候选人被牵连。对这一结果,你能全怪不明就里的业主吗?我认为不能,因为他们接收到的信息确实是片面的,信息的不对等才导致他们被误导,所以被谣言诽谤的人怎么做其实才是重点。最好的方式当然是用事实回击,用法律保驾护航。


我国法律自上而下构建了一整套惩处诽谤行为,保护公民名誉权的法律体系:根本大法《宪法》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为诽谤这个行为的违法性进行了定性;紧接着各部门法分别对实施该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


1、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即将实施的《民法典》除了1024条规定了名誉侵权的定性外,在1165条中也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行政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3、刑事责任。很多人以为诽谤只是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最多赔偿了事,但事实上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恐构成犯罪。《刑法》第246条就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这三种法律责任构成一个对名誉权进行保护的完整的法律体系。因此,我们认为当你遇到诽谤时:第一,不应当再沉默,而是应当拿出事实依据进行反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避免诽谤对你的不利影响继续扩大;第二,如果对名誉权侵害比较严重,就应当拿起法律这个武器与之对抗,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包括上面三种责任)。由于字数的限制,本文仅讨论如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不涉及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但需要提醒各位,根据《刑法》的规定,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若不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是由受害人直接向法院起诉,而不是由公安机关受理。


在下一篇文章里,我们将介绍对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主要需关注哪些问题,敬请期待!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