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管理经验谈

2021/05/08 15:32:34 查看1280次 来源:王笑律师

前言:知识管理并非是一个新名词,根据笔者的检索,大约在2014年甚至以前即有人提出要做好知识管理。2017-2019年期间,“互联网+”的风刮到了法律行业,更是掀起了一阵知识管理的热潮。虽然受到法律行业的一致追捧,但据笔者观察,能够持续做好个人知识管理的并不多,推行知识管理并能够有效输出的团队更是少之又少。笔者结合自身经验,针对法律人如何系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提出几点浅薄的实操意见,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一、知识管理的目标


关于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有很多行业大律撰文详细剖析了为何要进行知识管理,对此无需多言。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要实现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构建体系化的知识网络并保持更新。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裁判案例、各地法院出台的指导意见、会议纪要、行业协会规范性指引文件、碎片化的专业文章、法律书籍等等可谓浩如烟海,更遑论法律法规始终在不断更新中。当我们在处理一个具体案件或接触一个陌生行业,亦或进行专业化深造时,如何在纷繁的资料中迅速找到所需内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知识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对接触到的这些信息及时收集、分类归纳并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快速促进自身成长。

其二,深入挖掘行业知识,为知识输出做好粮草储备。曾有人说,只需要100个问题即可完全了解一个行业所有的法律风险。在面临一个具体领域或行业,亦或实现专业化路径时,知识管理能够帮助我们沿着体系化的网络进行纵向挖掘,迅速窥知行业全貌、成为行业专家。


二、知识管理的技巧


1、善于组合运用工具

传统的知识管理,是以纸质或者电脑的方式进行储备,比如在电脑中建立多级文件夹。目前看来,这样的方式远远赶不上当下知识更新的速度和需要。为了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可以借助市面上一些软件来完成知识管理。

目前市面上可供用于知识管理的软件很多,如百度云、坚果云、WPS的云空间、one drive、one note、印象笔记等等。每款软件在不同的方向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用其中的一款或多款软件,通过不同软件的优化组合实现效率最大。

2、打破砂锅问到底

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搜集、汇总、存储,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研究、消化和输出。因此除了在横向上我们需要搭建知识管理框架外,还要在纵向上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例如我们在搜集有关彩礼返还方面的问题时,不仅要搜集彩礼返还三种情形,还要搜集彩礼的范围、彩礼返还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彩礼返还比例等等,尽量在一个专业方向上不留下知识空白。

3、既要来者不拒,也要有所筛选

如果储存空间允许,那么搜集的资料自然是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生活常识,只要感兴趣、可能有所帮助,都可以放到自己的资料库中。

另外,也根据实际情况有所筛选,以专业知识为例,笔者并未将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这三方面纳入搜集范围。这是由于法律条文检索方便但更新很快,市面上其他工具完全可以实现比自己搜集更好的输出效果。我们常用“法信”平台就可以实现这一功能,通过关键词可以快速实现对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检索,还支持在具体法条项下关联历史法条、人大常委会对该条的理解与适用等,有助于及时更新并深入挖掘和输出,远比自己搜集更有效率。


三、知识管理的实操经验


1、结合实际,搭建知识管理的框架

搭建知识管理的框架,也即如何将搜集保存的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展现的是将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如果把知识管理比作人的身体,那么框架好比是人的骨架。只有先把骨架搭建起来,才能根据不同部位填充对应的血肉,因此框架搭建是知识管理的前提。但是,由于不同律师的执业方向不同、工作习惯不同,框架搭建并无统一的标准,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故框架搭建也是知识管理的难点。

笔者在工作中习惯使用印象笔记进行知识管理,即以印象笔记为例展示如何实现对资料的四级管理:

首先利用印象笔记的“笔记本组”功能将专业领域划分为不同的大类,作为一级菜单。例如:常用工具、建筑房地产、企业经营、物权、合同债权、侵权、金融、民事诉讼、税收税务、劳动人事、刑事、婚姻家庭等。

其次在大类“笔记本组”项下创设多个“笔记本”,作为二级菜单。在创设具体的笔记本时,根据大类的不同有所调整。例如“常用工具”笔记本组主要包括在工作时常常用到的文书等,其项下的笔记本包括“收案手续”、“合同模板”、“法院通讯录”、“个人及律所简介”等等;而“建筑房地产”笔记本组则根据工程进度的逻辑顺序进行细分,其项下的笔记本包括“招投标”、“合同订立及效力”、“合同履行”、“竣工验收及交付”、“竣工结算”、“质量保修”等等。

再次在各“笔记本”项下新建单条“笔记”,作为三级菜单。对于单条笔记无需进行细分,在添加具体内容时,一条内容即为一条笔记。例如“常用工具”—— “收案手续”项下,可能会有“委托代理合同”、“常年法律顾问合同”、“诉讼风险告知书”、“首谈笔录”、“律师费收费标准”等多条笔记。

最后为各“笔记”添加“标签”,作为四级菜单。例如“建筑房地产”—— “竣工结算”笔记本,其中所包含的“笔记”仍然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如结算标准、价款优先受偿权等。有时搜集到的资料又会存在交叉,例如在公司股权领域可能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的家事问题,故借助“标签”功能可以将不同的“笔记”进一步细分,以便在使用时能够进行精准检索和使用。

2、根据框架充实资料内容

现在资料获取的途径非常之多,例如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专业书籍等。资料的内容也来自方方面面,如法律法规、指导意见、会议纪要、批复、专业文章、典型案例,甚至包括自己偶发的灵感、比较好的合同条款等。搜集资料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而且资料搜集本身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只需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

以合同条款为例,在为客户草拟、修改合同的过程中,我们手头可能没有比较好的合同模板,或者觉得自己拟写的合同条款在表述上或者逻辑上不够严谨,担心存在漏洞。如果平时有留意的话,我们会发现自己手机里的APP都有用户协议、隐私保护政策,或者手机银行里会有一些信贷合同,我们可以注意搜集并进行适当的分类。虽然合同整体不能完全匹配我们的工作场景,但是其中部分条款的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完全可以借鉴,从而充实、规范我们的合同内容。

3、不定期更新资料库

我国法律法规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法律人在知识和专业上要能够与时俱进。过去那种通过司法考试即可高枕无忧、靠吃老本办事的观念完全不能适应当下法律行业发展现状。

以常见的民间借贷为例,自1991年至今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已有5次修改,其中2020年更是一年修改两次,关于利息计算的相关规则数次调整,围绕民间借贷出台的指导意见、批复、典型案例等更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倘若没有对此进行针对性的更新,在处理民间借贷时,必然会面临不知道如何计算利息或错误计算的窘境。


再比如2021年1月1日《民法典》的施行让所有法律人重归起跑线,《民法典》施行以后有相当一部分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都被废止或修改,以往搜集的专业文章很多都不适应《民法典》确立的新规则,需要删除并及时更换新的资料。若不能及时更新资料库,甚至在遇到具体的案件时还沿用旧规则、老经验,无疑会贻笑大方。

4、定期整理、复盘、输出,化为己用

知识管理的核心目的在于输出,在关键时候能够把平时的积累派上用场。倘若知识管理仅做到前三步,则最多完成了“收藏不看”。例如很多人在微信上天天转发各种文章资料,看似收集的资料很多,但真正去看、去研究吸收的可能并不多。这有点像猴子掰玉米,资料再多也没用,在此后遇到同样或同类业务时并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再比如关于如何进行“法律检索”有很多的经验文章,但每篇文章的方法和思路又是不完全相同的,如果不能对文章进行总结提炼,真正需要进行法律检索时还得翻开文章对照一步步操作。只有定期整理、复盘、输出,才能消化吸收,为我所用。

由于大部分律师平时工作太忙,接触的资料又实在太多。笔者的习惯是将资料先收藏到微信或者搜集到“印象笔记”的“微信”笔记本(通过微信分享的资料会自动归集到该笔记本下),在每周固定抽出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将本周搜集的资料阅读消化,再整理到对应的框架中。

如果说知识的收集类似记笔记“从薄到厚”的过程,那么知识的输出就是“从厚到薄”的过程。输出有很多种方式,笔者最常用的输出是思维导图和撰写文章。以上周遇到一个关于房屋租赁合同装饰装修咨询为例,承租人搬走时要求出租人补偿装饰装修残值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至十二条对不同情形做了详细规定,倘若对此没有进行梳理,则需要根据是装修还是扩建、是否形成附合、是否经过出租人同意、合同有效或无效、合同解除或期满、各方有无责任、是否同意利用等不同情况逐条对照法条,最终才能确定承租人的主张是否能够成立。恰好笔者此前对此制作了一份思维导图,根据出租人描述的情况,笔者在简单询问几个情况的同时即能够迅速解答出租人的问题。


四、总结


笔者认为,有效的知识管理和法律检索、法律分析等一样,都应该成为律师必备技能之一。知识管理是律师工作的助推器,如果我们能做好知识管理,必然能够极大地提升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当然,知识管理并非一朝一夕即能完成,对于非常典型的“活到老,学到老”的律师行业来说,知识管理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唯有持之以恒的投入、及时优化更新,才能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不良信息举报 >>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