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8 15:48:35 查看339次 来源:崔祺律师
当今随着法律的不断普及,劳动事渐渐呈现复杂化趋势,本所根据我省司法实践整理以下10答并给予相应对策供企业在实际事务处理与决策中予以参考:
【1】企业能与劳动者签订口头劳动合同吗?
答:不能,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故企业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对策:如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从实际用工之日起算)未满一个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只要与劳动者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即无任何法律责任,但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满一个月以上,此时可与劳动者说明后补签劳动合同,注意应当为补签而非倒签,如倒签的根据司法实践可能会被法院认为有损于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免除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2】企业能否对劳动者进行调岗,更换工作内容、地点?
答:符合条件下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之规定,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调整工作岗位。因此企业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后调岗。
对策:如企业想单方对劳动者进行调岗,应当事先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可以单方调岗,同时须符合以下条件:(一)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是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的需要;(二)调整工作岗位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原岗位基本相当;(三)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四)能胜任调整后新岗位;(五)调整前后薪水大致相当;(六)重大不便利要补偿。
【3】企业能否对劳动者进行罚款?
答:不能,现今法律未赋予企业罚款的权利,企业不能随意对劳动者进行罚款,只有在企业与劳动者提前约定在企业出现经济损失时,如因劳动者原因产生,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也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浙江省月最低工资保准2280元)
【4】劳动合同到期后,企业能否单方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不进行续签有什么法律后果?
答:不能,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款之规定,如劳动合同期满后因企业原因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对策:在招聘时可与劳动者充分说明并在劳动合同中提前约定,“双方在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选择不续签劳动合同,如双方仍愿意建立劳动合同的,由企业和劳动者另行达成劳动合同”。
【5】劳动合同到期后,能否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让他继续留在单位工作?
答:不能,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一)》(2012)第七条之规定,期满后员工留任的,应当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如未签订,将存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即从第二个月起至一年间未签订,将面临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同时如超过1年未签订,即视为双方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对策:建议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提前整理劳动合同管理档案,统计员工劳动合同到期时间,如合同到期后仍然要员工继续留任的,及时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6】企业是否要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如员工明确不要求缴纳有无风险?
答: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企业必须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如不缴纳,员工可能会通过劳动监察大队等监督部门要求企业缴纳。而员工自身不要求缴纳,但出现工伤等事故时,不能免除企业的责任,仍需承担相应的工伤赔付责任。
对策:对于符合劳动合同用工的员工,如确因员工自身不要求缴纳的,建议让其签订《书面放弃缴纳社保承诺》,妥善留存,但该承诺仅能免除员工在离职时要求经济补偿金的责任,但当员工出现工伤等事故时,仍不能免除企业责任。
【7】企业如与员工签订相关协议如离职协议等,如何降低风险?
答:如员工要求离职或与员工协商离职,应及时办理相应的离职手续,包括签署相应离职协议,并在离职协议中明确“不得再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双方签订协议后互不追究任何一方经济责任”,该约定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
【8】如企业与员工约定了试用期,但试用期较短,能否进行延长?
答:如企业与员工约定的试用期较短,在于员工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延长试用期但延长后仍不能超过法定试用期范围。
注:试用期上限为:1年以内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超过1个月;1到3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超过2个月;3年以上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
【9】企业以员工严重违反公司纪律、规章制度为由开除员工,需要注意什么?
答:如员工严重违反公司纪律、规章制度,首先需明确该制度是否告知劳动者并进行公示,亦或有无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进行表决,也或是否记载于员工手册,如存在上述情形的,在对员工开除及处罚时,风险较低。
【10】在员工劳动合同中约定离职竞业限制条款需要注意什么?
答: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离职竞业限制条款,一般情况下须明确竞业限制的内容,如其限制从事的岗位及期限,以及违反竞业限制时的违约金。对上述内容进行约定有助于企业降低责任风险,其次对员工进行竞业限制需要为其发放经济补偿,该补偿标准为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的30%,并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满三个月未发放,员工可以解除该竞业限制条款。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